摘要:河西四郡之一的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这里曾经是中西文化汇聚之地。由于彼此之间的求同存异,相互交融,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敦煌文化”,为人类留下了众多的文化瑰宝。除了闻名世界的莫高窟之外,还有敦煌影视城、丝路博物馆,阳关、玉门关遗址...
河西四郡之一的敦煌是中国古代“古丝绸之路”里的名都名镇,这儿曾是中西方文化聚集的地方。因为相互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融合,造就了世界瞩目的“敦煌文化艺术”,为人们留下众多文化瑰宝。除开世界闻名的敦煌莫高窟以外,也有敦煌影视城、丝绸之路历史博物馆,阳光、玉门关遗迹,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距敦煌城南区五公里的地方,唐书《元和郡县志》:“鸣沙山一名神沙山,在敦煌城南区七里,其山积沙为此”。汉朝称沙角山,魏晋始称鸣沙山。其山东西绵延不断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余公里,峰顶海拔高度1715米,沙垄相衔,萦回环回。沙随足落,经宿复初,此类园林景观实在是全球所少见。鸣沙山为流砂积成,沙年底分红、黄、绿、白、黑五色,在晴天或有些人从山里滚下的时候会传出轰隆声响。《后汉书?郡国志》说:“水有悬泉之王,湖有鸣沙之异。”鸣沙山为什么“鸣”,主要原因是高温天气之际,砂粒环境温度非常高且干躁,在风速促进时,一旦一个地方细砂流动性,便会全部沙山挪动,砂粒撞击轰隆,声若雷鸣。月牙泉旧称“深圳沙井”,俗称“药泉”,一度被传为“渥洼池”,以其样子犹如新月,故称月牙泉。
月牙泉南北方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山泉水东深西浅,深处约5米,总面积13.2亩,有“沙漠第一泉”的美称,自汉代起即是“敦煌八景”之一,月牙泉处在鸣沙山环绕着当中,“泉映月而洁净”、水体清冽,回应如镜。流砂与山泉水中间仅数十米。“恒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这类沙泉相互依存,泉沙并存独特的地形地貌,的确为“天下奇观”。月牙泉内生长发育有眼子草和轮藻绿色植物,龙洲湾有茂密的芦苇叶,四周被流砂环绕着,此去经年累月,虽遇大风而泉不以沙所遮盖。
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兄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凡到过月牙泉、鸣沙山得人,都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叹。月牙泉是敦煌众多自然风光佼佼者,自古以来以沙漠奇观而出名名闻遐迩,被称作塞外风光之一绝,成为国内乃至全球老百姓憧憬的旅游圣地。
月牙泉早就在汉朝便是著名的景点。传奇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刘彻得飞马于渥洼池中,后代疑月牙泉即汉渥洼池,遂立一碑石曰“汉渥洼池”。沙山与山泉水相依相偎,荒漠与山泉并存的和睦世界奇观古来有之,早就在汉朝,月牙泉、鸣沙山便是著名的景点。唐朝有船舸飘流湖中,泉龙洲湾建了古色古香雅肃、错落有致的寺庙,从东向西计有皇后娘娘殿、龙王宫、菩萨殿、药王洞、雷神台等百余间。各关键殿阁有泥塑百尊之上,所绘墙壁画百余幅。
关键圣殿均悬置牌匾、碑志,有:“第一泉”、别有天地、半规泉、势接天山、把握八荒”等,书法艺术雅俊,称得上精典。遥想当年,这儿亭台楼榭,庙貌光辉;宫厅围廊,临水而设;山色湖光,交相辉映。各代墨客骚人去玩到这里,肯定作诗咏赋,泼墨挥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