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与此时——莫高窟的悠长岁月

时间:2022-09-06 22:08:45 | 浏览:4552

作者:刘睿(《中华遗产》编辑部内容总监;安洋(编辑)公元366年,乐僔开始开凿莫高窟的第一个洞窟。此后的1500多年里,莫高窟身处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地,融合了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直至几乎被世人所遗忘。从1900年6

作者:刘睿(《中华遗产》编辑部内容总监;安洋(编辑)

公元366年,乐僔开始开凿莫高窟的第一个洞窟。此后的1500多年里,莫高窟身处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地,融合了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直至几乎被世人所遗忘。

从1900年6月藏经洞被发现到今天的120多年间,敦煌学逐渐兴起,莫高窟从默默无闻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既有风、霜、雨、雪、沙等自然力量的侵蚀,也有社会动荡、战争破坏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可以说,这一个多世纪浓缩了莫高窟所经历的漫长岁月。

岁月悠悠,彼时到此时,时钟从未停歇……

早期石窟 十六国、北朝

汉晋以降,北方丝绸之路成为华戎交汇、东西互通的大动脉。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是总绾丝路的要冲,因往来贸易而成为聚宝盆。在富足的经济底色下,经西域传入的佛教昌盛一时,与中原学术、江左风尚齐聚敦煌。在中西文化交流的驱动下,工程浩大、美轮美奂的敦煌莫高窟应运而生。

敦煌早期石窟通常指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近200年间所造洞窟。这批石窟,虽然至今仅存30余个,却清晰地勾勒出外来佛教的中国化之路。敦煌画风的横空出世,离不开历史的“因缘”。北朝禅风盛,动荡也多,中原政权更迭之际,元荣、于义等多位地方长官仍能维持敦煌的繁荣。敦煌石窟从借鉴外来之风到立足本土,为后世奠定了多种建筑形制——禅窟、中心柱窟、覆斗顶窟等;汉画之风融合外来艺术风格,缔造出长卷式故事画、秀骨清像式人物画;东西方佛道神怪同窟共画,济济一堂……

盛期石窟 隋至盛唐

南北朝乱世尘埃落定,数百年分裂局面终结在隋帝国手中,但是南北朝崇佛之风依旧延续下来,莫高窟的营建在盛世与帝王弘法中迎来一个重要时期。隋代短短37年,留下了70多个石窟,举足轻重——在官府倡导下,译经运动如火如荼。石窟形制、壁画、塑像,屡屡多有新意,敦煌工匠、艺术家们为其注入了可能性与创造性,活力四现:塑像迅速本土化,富有人文意韵;壁画飞天空前增多,降落人间……这种风采延续至初唐,愈发生动,洋溢着人情味。随着唐王朝统治新疆全境及中亚部分地区,丝绸之路臻至全盛,首都长安成为万方辐辏之地。705年,大唐国祚重回李氏皇族,敦煌的盛唐时代——唐王朝最巅峰的盛世,也是文化上最有成就的时期,随之开启。

这是一个充满热情的时代,80余盛唐窟,400壁粉墨丹青,占了莫高窟壁画总数的六分之一,至今金碧辉煌,动人心弦。在东来西往数百年的交流中,中原风貌西传,西域佛教东来,敦煌位居交通要地,得享最新的文化信息。敦煌石窟也因之飞速发展,宏大洞窟频开,彩塑、壁画艺术日趋成熟,使敦煌石窟俨然形成一条独特的画廊。花团锦簇,浓丽丰富,成为繁华世俗的真实写照。

中期石窟 中唐至五代、宋

安史之乱是唐朝的分水岭,影响延及西域,即781年敦煌沦为吐蕃统治,敦煌石窟步入后期。敦煌的唐代石窟,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敦煌学研究者赵声良先生在《敦煌石窟艺术简史》中,将唐代分为前后两期,初唐、盛唐为前期,中唐、晚唐为后期。848年,敦煌本地汉人张议潮起义,重归大唐,建立晚唐的归义军政权,延至五代。虽然敦煌与中原的佛教、艺术的交流并未断绝,但已然变化殊异的统治与环境,为敦煌石窟注入了不一样的因素。

吐蕃民族崇信佛教,在67年统治中新开洞窟48个;晚唐的59年间,开凿了71个洞窟。这些洞窟在延续前代风格的同时,产生了新的壁画结构格局:比如唐前期整壁巨幅经变画减少,往往数幅并列,下部搭配以条幅的屏风画。壁画内容上,也出现密宗、瑞像、少数民族形象(如吐蕃赞普礼佛图、吐蕃武士等)。

914年,曹议金重建归义军政权,此后统治敦煌100余年,史称“道塞清平,歌谣满路”,一派升平之貌。曹氏统治者还仿效中原设立画院,有组织地绘制壁画、营造洞窟。在这种环境下,敦煌石窟更是迅速发展,开凿41个,重修前代洞窟248个。

末期石窟 西夏至元

公元11世纪,党项人建立的西夏政权,先后终结了敦煌的归义军和沙州回鹘统治。在西夏统治敦煌的近200年时光里,崇佛之风不改,对旧窟时有修复,又屡开新窟。西夏时期兼容显密两宗的艺术风格;推崇以石绿赋色,上有精心雕琢的蟠龙藻井、曼陀罗窟顶,下有清新富丽的团花、串花……为本已斑斓多彩的莫高窟平添新姿。

蒙元替西夏,夕阳余晖中的敦煌莫高窟仍不失灿烂。蒙元对敦煌进行了100多年的统治,新建、重修大小洞窟十余座,虽然数量有限,却兼收了汉画传统与藏画风格。元代匠人高超的绘画技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元素,纷纷走进莫高窟,共同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元式风貌。

元立元灭,带来丝绸之路的兴而又废,敦煌的辉煌渐成历史,悄然凝固在莫高窟的一木一石、一塑一画当中。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20日1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资讯

八座敦煌洞窟“搬到了”北京,再现莫高窟神韵

澎湃新闻记者 陆林汉 综合报道8月29日,“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对外开放。澎湃新闻了解到,展览从“经典敦煌艺术”“藏经洞专题”“1940年以来的敦煌艺术手法与精神”三大主题出发,展出复制洞窟8座,文物、临本、现当

雪落敦煌莫高窟

11月28日,丝路名城甘肃敦煌迎来降雪天气,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银装素裹。 王嘉奇 摄图为银装素裹的莫高窟。 王嘉奇 摄 图为莫高窟雪景。 王嘉奇 摄 莫高窟周围一片白色。 王嘉奇 摄 图为莫高窟雪后景色。 王嘉奇 摄 图为莫高窟雪后景色。

【联动宣传】敦煌莫高窟:提供多元服务和产品 提升游客参观体验

编者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8月13日给安徽黄山风景区工作人员李培生、胡晓春回信,对他们继续发挥“中国好人”榜样作用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在回信中说,你们长年在山崖间清洁环境,日复一日呵护着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敦煌莫高窟,背后藏着怎样的秘密

截止2021年年底,中国共有56处世界文化遗产。在这些众多的文化遗产中,有一处极其特殊而神秘,甚至因此而衍生出一门专门研究它的学科。它就是莫高窟。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很多人肯定都听说过,但未必去过

游甘肃世遗丨莫高窟 带您穿越千年

艺术宝库莫高窟、玉门关、悬泉置遗址,带您穿越千年时空,触摸历史脉搏。01莫高窟 带您穿越千年“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战略要点,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洞窟和石窟寺以彩塑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

数字化保存——让莫高窟“青春永驻”

作者:黄敬惟始建于公元366年的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文明艺术的宝库,也是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交流交融的重要见证。在漫漫黄沙中,这颗世界文明长河中的璀璨明珠,经受着风沙、湿度等多重考验。敦煌莫高窟官方虚拟形象“伽瑶”。游客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

余秋雨:莫高窟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01莫高窟对面,是三危山。《山海经》记,“舜逐三苗于三危”。可见它是华夏文明的早期屏障,早得与神话分不清界线。那场战斗怎

带你了解“世界艺术画廊”敦煌莫高窟

策划:王坎 杨丽娟 强郁文 马晨雨设计:王宇峰(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敦煌莫高窟:充满魔力的佛教艺术宝库

7月10号,敦煌通高铁了,从兰州到敦煌8小时即可到达。这不啻为先进科技与经典文化的触摸、国之重器与文化圣殿的美好邂逅。虽然此时的敦煌早晚温差能差十多摄氏度,但6、7月份仍是敦煌旅游的最佳时间。高铁开入敦煌,莫高窟的神秘尊容好像更加容易面向公

唐宋时期,莫高窟修建达到一个高潮,为何会形成这种高潮现象?

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有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文化。然唐宋时期莫高窟修建达到一个高潮,这个高潮是如何形成的呢?笔者认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石油期货行情网北海旅游网周易算命大师武汉交友婚恋网泰勒·斯威夫特歌迷网零跑汽车港股行情小龙虾养殖今日衡水生肖羊运势网埃隆马斯克粉丝网伟明环保A股月子中心品牌网1点点奶茶会员日都江堰旅游攻略元阳梯田游玩攻略
甘肃旅游网是甘肃省旅游资讯网站,提供甘肃省内文旅资讯 ,甘肃旅游必去十大景点、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嘉峪关关城、张掖丹霞地质公园、青海甘肃宁夏大环线旅游攻略、旅游景点信息、甘肃青海大环线10日游攻略、青海大环线旅游攻略、甘肃旅游攻略自由行线路攻略等。
甘肃旅游网 22939.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