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天后的重逢:敦煌莫高窟今起恢复对外开放

时间:2022-09-06 22:27:22 | 浏览:404

在暂停对外开放108天之后,今天(5月10日)起,敦煌莫高窟正式恢复开放,至此,国内著名石窟是全部对外开放。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部长李萍今天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截止到今日14:30,莫高窟恢复开放第一天参观人数为927人,整个参观现

在暂停对外开放108天之后,今天(5月10日)起,敦煌莫高窟正式恢复开放,至此,国内著名石窟是全部对外开放。

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部长李萍今天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截止到今日14:30,莫高窟恢复开放第一天参观人数为927人,整个参观现场井然有序。疫情防控期间,我们选出26个空间大、通风好、甬道宽、采光好的洞窟,并把它们分为若干条参观路线,每组游客可参观8个洞窟。同时,每组讲解不超过10人。”据悉,开放后莫高窟单日门票预约最大限量调整为总承载量的30%,即门票发售量为1800张/天,分为6个时段,每个时段仅300人。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预约购票前须提前申领“健康码”、测体温、登记信息,方可换取“购票信息单”,未携带二代身份证的游客禁止进入。

五月的敦煌莫高窟

“一整个春天都在企盼,希望再次归来,一切都美好如初。久别重逢,你看,夏天来了。”今天上午(5月10日)敦煌研究院在官微写道。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五月的敦煌莫高窟

继故宫博物馆在五一实施有序开放后,敦煌莫高窟于今日(5月10日)起恢复开放。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此前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敦煌莫高窟自2020年1月24日起暂停开放,这次重新有序开放的背景是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转变,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分级分区精准施策,做好安全有序复工的有关要求,结合莫高窟开放条件和游览特点,经报请省主管部门批准,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决定的。疫情防控期间,只开放敦煌莫高窟洞窟参观,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暂停观影服务;敦煌藏经洞陈列馆、敦煌研究院院史陈列馆、敦煌研究院美术馆、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等场馆暂不开放。

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部长李萍今天下午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截止到今日14:30,莫高窟恢复开放第一天参观人数为927人。其中网上预约购票有680张左右,线下无接触扫码购票是200多张,整个参观现场井然有序。因为在对外开放前,我们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往常莫高窟单日门票预约最大限量是6000人,疫情防控期间我们把最大限量调整为总承载量的30%,即门票发售量为1800张/天,分为6个时段,每个时段仅300人。”

敦煌莫高窟恢复开放第一天参观现场

据悉,敦煌研究院在莫高窟开放期间将严格落实查验健康码和红外热感测量体温政策,加强服务资源投入,确保秩序管控和服务到位,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疫情防控意识,及时在景区内安放参观流程及温馨提示牌,扩大疫情防控影响力,提升游客的防控意识。另外,积极落实重点部位的消毒管理制度,每日对园区内重点区域及人员聚集区进行消毒。“对于可参观的洞窟,往常莫高窟有60个,而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敦煌研究院预防性保护监测中心,我们选出26个空间大、通风好、甬道宽、采光好的洞窟,并把它们分为若干条参观路线,每组游客可参观8个洞窟。同时,我们对讲解员也有要求,过去我们的讲解是25人/组,游客量多的时候有30人/组,疫情防控期间,我们的讲解不超过10人/组,且讲解期间全程戴口罩、护目镜和手套,采取窟外、窟内两种讲解模式相结合。此外,在数字化研究部门口设有二维码,扫码即可获得丰富的洞窟内容。”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部长李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

5月10日的莫高窟讲解现场

“通过这次疫情,敦煌研究院在数字化方面会有更加大的措施与进程。”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在开放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敦煌研究院坚决贯彻落实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优化人员、车辆管控流程,并在抖音、微信、微博、网站等平台开启“云游”莫高窟新模式,在防控疫情的同时有序维护日常工作的运转,做到两不误,为防控疫情和丰富民众文化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撑。

前不久敦煌研究院与华为进行的一系列合作探索也卓有成效。敦煌研究院与华为河图一道,在如何让世界文化遗产“活”起来上进行了创新性尝试,借助河图的强大能力,华为在AR地图上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算法、技术优化,对莫高窟进行高精度的扫描和数据采集,通过厘米级的空间识别技术,复制一个与实景相同的虚拟莫高窟空间,将数字敦煌高精度壁画和洞窟三维模型在华为AR地图中与真实景观合二为一,一个崭新的探索敦煌文化的道路也油然而生。

敦煌莫高窟数字化呈现效果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此前表示:“我们保护文物的目的就是让更多人看到,就是让人看的更多,看的更好,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让洞窟得到更好的保护,在保护好的基础上,让人看的更多,现在通过华为河图技术实现了‘洞内壁画洞外看’让文物走出洞窟来,让我们更加贴近敦煌艺术。”

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部长李萍今天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在疫情防控期间,敦煌研究院与腾讯在2月20日推出“云游敦煌”的项目,把远在千里之外的敦煌利用科技的手段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包括壁画着色等交互体验都很吸引人,反响也很不错,点击量有1200万人次。”

敦煌榆林窟

敦煌西千佛洞

据悉,此前敦煌研究院下属的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已对外开放,榆林窟、西千佛洞也将于明天(5月11日)恢复对外开放。疫情防控期间,榆林窟只开放5个洞窟,其余洞窟和榆林窟四合院展馆暂不开放,开放后单日门票预约最大限量调整为每日总承载量的30%,即门票发售量为540张/天,达到上限后将停票;西千佛洞只开放3个较大的洞窟,开放后单日门票预约最大限量调整为每日100张/天,并实行分时段预约控制,达到上限后将停票。

相关资讯

敦煌莫高窟启“飞天”专题游:与不同朝代“飞天”亲密互动

莫高窟第320窟双飞天虚拟体验。(资料图) 敦煌研究院供图中新网兰州1月1日电 (记者 丁思 冯志军)年之初始,冬日来莫高窟会有什么“新年彩蛋”?敦煌研究院全新推出的“飞天”专题游览线路于1月1日开始试运行。游客用旺季一半的票价,就能够参观

艺术开卷|莫高窟绘画空间,“降魔”故事的文学与叙事性

巫鸿中国古代评论家谈到图画空间时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经营位置”,与之意义相近的术语还包括“章法布局”“置陈布势”等等。近期,巫鸿著作《空间的敦煌——走进莫高窟》一书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探索了敦煌莫高窟壁画的绘画空间。澎湃新闻特

荣新江:敦煌城与莫高窟的历史概观

清末莫高窟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西方探险家来到敦煌的时候,那里一片荒芜,莫高窟的下层洞窟有些还半掩在沙下。1963年,当樊锦诗从北京大学毕业到达敦煌文物研究所时,莫高窟许多洞窟还裸露在鸣沙山的崖壁上,任凭风吹日晒。这样一个荒凉的地方,和

游甘肃世遗丨莫高窟 带您穿越千年

艺术宝库莫高窟、玉门关、悬泉置遗址,带您穿越千年时空,触摸历史脉搏。01莫高窟 带您穿越千年“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战略要点,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洞窟和石窟寺以彩塑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

续写丝路新篇章|在莫高窟,邂逅千年璀璨文明

来源:光明网10月10日,“协同发展向西望 续写丝路新篇章”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甘肃,网络媒体采访团首站来到敦煌,从莫高窟经典的壁画与彩塑作品中,领略西部艺术。“敦者,大也;煌者,盛也。”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甘肃省酒泉市河西走廊西

春游敦煌莫高窟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莫高窟开凿于甘肃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这里的春天要比内地来的晚几天。四月,莫高窟前,宕泉河畔,花红柳绿,草长莺飞,莫高窟沉静在安静祥和的一派春景之中,吸引了大

跟着总书记了解莫高窟

习近平总书记19日下午来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敦煌莫高窟,实地考察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等情况。戳图了解莫高窟更多信息↓↓来源:新华视点微博监制:葛素表、何莉编辑:关开亮、周喆

考察敦煌莫高窟,习近平同游客热情交流

19日下午,正在甘肃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敦煌莫高窟,步行察看景区整体风貌,沿途听取莫高窟基本情况介绍,走进洞窟实地察看历史悠久的彩塑、壁画。看到总书记来了,正在这里参观游览的群众激动地欢呼起来,纷纷向总书记问好。习近平主动走上前去,同他们

“云游”莫高窟

在这个特殊的假期,我们暂时不能见面。没关系!莫高窟“云”端一直在线,让你在家就能一览莫高窟的春夏秋冬游览“数字敦煌”探索敦煌文化创意内容漫游精品展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云游”莫高窟吧!☟壹“云游”莫高窟的春夏秋冬“莫高窟的四季”全新上线,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