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6 22:30:05 | 浏览:4243
在这个特殊的假期,我们暂时不能见面。
没关系!
莫高窟“云”端一直在线,让你在家就能
一览莫高窟的春夏秋冬
游览“数字敦煌”
探索敦煌文化创意内容
漫游精品展览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云游”莫高窟吧!
☟
壹
“云游”
莫高窟的春夏秋冬
“莫高窟的四季”全新上线,让你随时随地饱览莫高窟美景。春芽夏绿,秋叶冬雪,尽在“掌握”。
识别图中二维码,感受莫高窟的春夏秋冬(制作/金良)
贰
“云游”
数字敦煌
欣赏过莫高窟的四季美景,是不是更期望能看到精美的壁画和彩塑?“数字敦煌”为你提供近观敦煌艺术的平台。
「
“数字敦煌”资源库
随时随地游览欣赏
」
“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以敦煌石窟艺术的数字化成果为基础,汇集有关敦煌石窟的图像、影像、考古研究和保护等方面的数据,在数字世界中再现敦煌石窟的精美绝伦,满足观众打破时间、空间限制的游览欣赏需求。
识别图中二维码,游览“数字敦煌”
「
“数字敦煌”精品线路游
零距离感知敦煌文化艺术
」
在“数字敦煌”资源库的基础上推出了“细品敦煌艺术,静待春暖花开”网络线路游,包括飞天、藻井、千佛等装饰图案和介绍壁画中民俗生活、史迹画、建筑乐器等内容为主的四条精品线上参观路线,让大家“零距离”感知敦煌文化艺术。
识别图中二维码,体验“数字敦煌”精品线路游
叁
“云游”
探索敦煌文化创意内容
游览完精美石窟,是不是觉得对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还不够了解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深入探索吧!
「
《敦煌岁时节令》
探寻古今生活妙趣
」
《敦煌岁时节令》将中国传统节日及二十四节气与敦煌壁画、塑像、出土文献等资料相结合,以“传承、人文、诗意、生活”为核心理念,巧妙而富有趣味的将古人的智慧成果引入到现代人的生活,使传统岁时节令别具人文内涵,让传统文化成为时尚的生活方式。在这里,探古寻今,别有一番妙趣在心头。
识别图中二维码,让传统文化走进你的生活
「
《吾爱敦煌》
心情词条抚慰心灵
」
《吾爱敦煌》从敦煌壁画、彩塑、出土文献中提炼出相关心情词条,给每个生活在紧张快节奏中的人一点鼓励与慰藉,也让大众加深对敦煌文化的了解。目前该品牌栏目的52期已全部推出,期待每一个心情词条能契合当下你的心境,抚慰心灵。
识别图中二维码,因敦煌之名,为时光谱写心情
「
《和光敦煌》
与敦煌近距离对话
」
《和光敦煌》系列短视频以全新视角呈现敦煌壁画中的丰富文化内涵和充盈的美学价值,将敦煌壁画与典雅的音乐、动人的文字、深入的壁画解读融合,让你与敦煌文化艺术能够随时随地展开一场“近距离对话”。
识别图中二维码,感受“和光敦煌”
「
《敦煌说》
听见风沙和岁月的故事
」
《敦煌说》将隐匿于风沙和岁月斑斓里的故事娓娓道来,配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将故事、壁画与知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表述,传递着敦煌文化的力量。趁闲暇时光,阅读文字,聆听光阴的故事。
识别图中二维码,听见隐匿于风沙和岁月的斑斓
肆
“云游”
精品展览
这里还有我们精心为你呈现的线上展览——“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吐蕃时期艺术珍品展”。
「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
吐蕃时期艺术珍品展”
线上看展,云端漫游
」
识别图中二维码,漫游线上展览
整个展览分为“王朝的黎明——史前的青藏高原”“吐蕃登上历史舞台”“贵族盛装和礼器”“贵族营地——丝绸和金器装饰的帐篷”“贵族飨宴”“贵族狩猎”和“佛教在吐蕃的发展”七个单元,依次讲述了丝绸之路沿线文明交融在吐蕃贵族生活各方面的体现。
这个全球首次以吐蕃为主题的文物大展,展品珍贵、内容宏富、视野广阔、规模盛大,120多件套精美文物立体呈现吐蕃时期文化艺术的历史面貌及其与丝绸之路文化的交流互动。目前,该展览线下展已闭展。但扫描图中二维码,即可线上看展,精品导览,高清呈现,更有全景虚拟展示等你“云”端漫游。
此外,敦煌研究院除了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敦煌研究院”,还有官方微博“@莫高窟” “@敦煌研究院”、 抖音号“敦煌研究院”等新媒体平台,通过对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再创作,让经典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更贴近,能够让您足不出户,畅享敦煌文化之美。
摄影/金良
现在就来关注吧!☝
△ 疫情当前,防控战“疫” 、众志成城。
谨记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
(来源:敦煌研究院)
记者20日从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今年12月至2022年3月31日,兰州、金昌、白银、甘南、定西、临夏、庆阳7个市州将实行全域免费开放,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关城、天水麦积山石窟等7处世界文化遗产均实行门票半价优惠,以吸引游客体验甘肃冬春之美
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非常偶然,1900年,一个杨姓的男子坐在第第16窟的甬道内抽旱烟,当他在北壁上敲打烟袋锅里剩余的烟灰时,听到了一阵空洞的回响,因此怀疑这里藏有一个暗室。他告诉了当时看守莫高窟的一位叫王圆箓的道士。
你有没有想过,若干年后,你准备出发旅行,打开手机--输入目的地,结果却是“查无此地”,会是怎样的感觉?那个本该在地球上熠熠生辉的地方,经过岁月和人类活动的打磨,变成了尘土,“消亡”这个词,就让人太过沉痛了。莫高窟,或许终究逃不过这样的命运。
什么样的洞窟会被选为特窟呢?特窟不一定比普窟美,但特窟一般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研究价值,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也较为丰富,因此能得到更好的保护。但是特别提醒,特窟的费用是一个窟一个窟的收费,一般费用在150-200元。出行前打电话咨询。因为特
敦煌莫高窟 作者拍摄莫高窟小牌坊前用手机APP可与九色鹿互动 作者拍摄一进莫高窟,几乎每个洞窟里都会响起游客此起彼伏的声音:“飞天在哪儿啊?”“这是飞天。”“飞天在这儿!”人们总在重复着一个高频词汇——飞天。莫高窟第112窟 《反弹琵琶乐舞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宝库,至今保留着众多洞窟,本系列以高清的图像,记录敦煌莫高窟最经典的壁画与彩塑作品,领略敦煌壁画独到的艺术之美,深入了解敦煌石窟的历史文化与艺术成就。体验敦煌石窟艺术创作者高超的技艺与匠心。传播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断崖和周边荒远自然,犹如世外仙境。莫高窟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姜亮夫先生曾说:“整个人类的历史都在敦煌,它为什么不至贵?”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关于“莫高窟”你可能不知道
莫高窟始建于东晋末的前秦时期,历史悠久,往后南北朝时期发展较快,唐朝达鼎盛。唐后历代均无更多建造,以维护修缮为主。清末发现的藏经洞有大量历史珍贵文物,不幸的是,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绝大部分流散海外,外略内毁,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莫高
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据唐朝《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
作者:刘睿(《中华遗产》编辑部内容总监;安洋(编辑)公元366年,乐僔开始开凿莫高窟的第一个洞窟。此后的1500多年里,莫高窟身处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地,融合了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直至几乎被世人所遗忘。从1900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