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6 22:36:09 | 浏览:4147
莫高窟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西夏、元、清一千六百多年的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它包括无数宏伟绚丽、浩如烟海的壁画,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的彩塑及琳琅满目、优美动人的图案。
莫高窟220窟—胡旋舞
莫高窟艺术既善于继承我国古代优秀艺术的传统,又巧妙地借鉴外来艺术的宝贵经验,是中国、印度、希腊文化交融创新的生动体现,是人类文化遗产中一颗光彩夺目的宝石。
北朝时期-莫高窟中的西域风
275窟属于莫高窟营造年代最早的“北凉三窟”之一。此时佛教刚刚传入不久,还保存有大量西域佛教艺术的特点。
莫高窟第275窟 交脚弥勒
洞窟中心弥勒菩萨的交脚坐式、头上的三面宝冠以及手持净瓶的姿势都是典型的西域传来的造像样式。弥勒菩萨背后的浮塑锦制三角靠背同样也见于新疆克孜尔石窟和阿富汗的巴米扬石窟当中。弥勒菩萨的下裙紧缚双腿,以贴泥条的方法塑出的衣纹线上,可以看到清晰刻线,这种在突起的衣纹线上施阴刻线的手法常见于公元四五世纪的印度犍陀罗雕刻。
隋代时期-近乎失传的截金工艺
第244窟最鲜明、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其窟形、塑像、壁画方面,有着上承早期下启唐宋的重要作用。主室塑有隋朝盛行的“三世佛”,即南壁的过去佛、西壁的现在佛、北壁的未来佛及其胁持菩萨。
最难得的是莫高窟这个洞窟中还有截金工艺的作品。“三世佛”衣裙之间装饰花纹采用的就是这种截金工艺。北齐时代就有使用截金工艺的佛像流传下来,这种工艺主要是用于佛像的装饰,更庄严肃穆。近代日本匠人对截金工艺进行了传承与创新,但遗憾的是这种工艺在我国已经近乎失传。
初唐时期-失传的山水画技巧
中国的传统山水画在隋唐的经变画中得到了应用和发展。初唐217窟中的《化城取宝》故事画就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来表现,图中描绘青山叠翠,细水蜿蜒。行旅们穿行在山水之间,头戴帷帽的妇女,西域式城郭,构成一幅田园诗般得山水画。
它的技法正是画史上所记载的“青绿山水”。唐代以画青绿山水著称的李思训和李昭道父子并没有画作存留,但在217洞窟中却能够看到画史所描述的青绿山水的特点:注重以线描勾勒,施以明亮色彩。事实上,由于莫高窟保存有10个世纪都不间断的美术作品,不少中原地区经过朝代更迭、连年战乱而失传了的风格画法在莫高窟都可以找到实例。
五代时期-中国古代实景地图
第61窟最有代表性的壁画是西壁的巨幅五台山图,这是敦煌壁画中规模最大的山水人物图,也是最大的全景式历史地图。
此图长13米,高3.6米,画中详细描绘了东起河北正定,西至山西太原,方圆五百里的山川地形 及社会风情。画者要将五台山中五座山峰上下前后左右著名的寺庙、古塔等建筑物用立体图像呈现图中,便用了多点鸟瞰的制图方法。五台山图不仅有艺术特色,还具有地图功能。
西夏晚期-历史上最早的唐僧
榆林窟第3窟开凿于西夏中晚期,此窟的洞窟内容和形制独具一格,特别是大量的精美壁画在敦煌石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洞窟东壁南侧的一幅“五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经变画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榆林窟第3窟中玄奘与石磐陀。这是最早的唐僧与孙悟空形象,早于《西游记》400年。
近代莫高窟-莫高窟外景
近代的莫高窟,在常书鸿、段文杰等守望者们的保护之下,成为屹立于戈壁之中的文化艺术瑰宝。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
千年弹指一瞬,如今莫高窟辉煌依旧
只待你前来探索!
(来源:发现之旅俱乐部)
澎湃新闻记者 陆林汉 综合报道8月29日,“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对外开放。澎湃新闻了解到,展览从“经典敦煌艺术”“藏经洞专题”“1940年以来的敦煌艺术手法与精神”三大主题出发,展出复制洞窟8座,文物、临本、现当
11月28日,丝路名城甘肃敦煌迎来降雪天气,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银装素裹。 王嘉奇 摄图为银装素裹的莫高窟。 王嘉奇 摄 图为莫高窟雪景。 王嘉奇 摄 莫高窟周围一片白色。 王嘉奇 摄 图为莫高窟雪后景色。 王嘉奇 摄 图为莫高窟雪后景色。
编者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8月13日给安徽黄山风景区工作人员李培生、胡晓春回信,对他们继续发挥“中国好人”榜样作用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在回信中说,你们长年在山崖间清洁环境,日复一日呵护着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
截止2021年年底,中国共有56处世界文化遗产。在这些众多的文化遗产中,有一处极其特殊而神秘,甚至因此而衍生出一门专门研究它的学科。它就是莫高窟。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很多人肯定都听说过,但未必去过
艺术宝库莫高窟、玉门关、悬泉置遗址,带您穿越千年时空,触摸历史脉搏。01莫高窟 带您穿越千年“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战略要点,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洞窟和石窟寺以彩塑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
作者:黄敬惟始建于公元366年的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文明艺术的宝库,也是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交流交融的重要见证。在漫漫黄沙中,这颗世界文明长河中的璀璨明珠,经受着风沙、湿度等多重考验。敦煌莫高窟官方虚拟形象“伽瑶”。游客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01莫高窟对面,是三危山。《山海经》记,“舜逐三苗于三危”。可见它是华夏文明的早期屏障,早得与神话分不清界线。那场战斗怎
策划:王坎 杨丽娟 强郁文 马晨雨设计:王宇峰(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7月10号,敦煌通高铁了,从兰州到敦煌8小时即可到达。这不啻为先进科技与经典文化的触摸、国之重器与文化圣殿的美好邂逅。虽然此时的敦煌早晚温差能差十多摄氏度,但6、7月份仍是敦煌旅游的最佳时间。高铁开入敦煌,莫高窟的神秘尊容好像更加容易面向公
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有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文化。然唐宋时期莫高窟修建达到一个高潮,这个高潮是如何形成的呢?笔者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