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6 22:36:21 | 浏览:431
当年,乐樽和尚行过三危山,见到万丈佛光金色灿烂,他虔诚跪地,决心在此筑窟造像,最终成就莫高窟,取莫高于此僧之意。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千年后的今天,莫高窟会如此受到世人的瞩目与爱戴。
每天都有数千人慕名而来,在瞻仰莫高窟壁画和佛像后,我不知道他们是怎样的感触。有人说,如果你很想着一样东西,那东西迟早会是你的,因为你有了想法,就差付之行动。
看了莫高窟,我觉得有些东西,哪怕你有能力得到它,也不要付之行动,因为它不属于你个人的。千年敦煌给我们留下了诸多丰富的历史产物,浓缩到我们看到的一瞬间,是远远不够的。
▲莫高窟 第96窟 九层楼 北大像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动画片《九色鹿》,这部动画就是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故事改编。
当时创作者们为了寻找灵感,在莫高窟住了23天。莫高窟的发现当年震惊了世界,各国学者跋山涉水也要来此一睹究竟。
那么,名气这么大的莫高窟到底哪里如此吸引人呢?
▲莫高窟 第257窟 九色鹿本生故事画
敦煌莫高窟举世闻名。它位于古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名城敦煌市东南25 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 年), 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虽经千余年的风风雨雨,现仍保存有十六国后期到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时代的洞窟492 个,内有壁画45000 多平方米,彩塑2000余身。
敦煌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敦煌石窟佛教尊像中,菩萨的容貌姿态是最优美、最丰富、最动人的,菩萨像展示了东方女性美的魅力,她的塑像被世人称为“东方维纳斯”,她的画像被世人称为“东方圣母”。
敦煌石窟中,几乎窟窟都有说法图,经变画。这些说法图和经变画中都绘有各式各样的菩萨,有的洞窟中四壁都绘小菩萨,还有许多单幅的菩萨画像。敦煌石窟中有上千幅的说法图和经变画,仅经变画中的菩萨像,数在万计,是世界上保存菩萨画像最多的佛教石窟。
▲莫高窟 第57窟(特窟) “东方美神” 美人菩萨
石窟
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
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涅槃窟等。各窟大小相差甚远,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窟外原有木造殿宇,并有走廊、栈道等相连,现多已不存。
在盛唐时,佛陀塑像的两侧有他的弟子、胁侍菩萨和护法天王。这两身著名的盛唐塑像,左面是迦业,右面是胁侍菩萨。菩萨像以一曲三折的姿态出现,比例和肌肤处理极佳,予人优雅的美感。
▲莫高窟 第285窟(特窟) 西魏 覆斗顶窟
壁画
中国五代以前的画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画为中国美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也为研究中国古代风俗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形象和图样。
据计算,这些壁画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长达25公里的画廊。西方学者将敦煌壁画称作是“墙壁上的图书馆”。
▲ 莫高窟第320窟(特窟) 西方净土变
敦煌壁画中最具影响力的是飞天。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
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据常书鸿先生在《敦煌飞天》大型艺术画册序言中说,“总计4500余身”。其数量之多,可以说是全世界和中国佛教石窟寺庙中,保存飞天最多的石窟。
由于佛教中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所以飞天多画在佛教石窟壁画中,敦煌飞天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后来成为敦煌壁画艺术的一个专用名词。敦煌飞天从起源和职能上说,它不是一位神。
它是乾闼婆与紧那罗的复合体。神话传说中说他们一个善歌,一个善舞,形影不离,融洽和谐,是恩爱的夫妻。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的职能混为一体;乾闼婆亦演奏乐器,载歌载舞;紧那罗亦冲出天宫,飞翔云霄。乾闼婆和紧那罗男女不分,合为一体,化为后世的敦煌飞天。
▲反弹琵琶
雕塑
莫高窟所处山崖的土质较松软,并不适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塑像都为佛教的神佛人物,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丰富、造诣高深,而且与壁画相融相衬,相得益彰。
敦煌莫高窟的雕塑,其宏伟壮丽,举世无双,从时间上说,上起公元366年的北凉,下到清代,上下1500余年;从雕塑的数量来说,历代雕塑三千余身,其中圆雕二千余身;从雕塑的质量来说,敦煌的雕塑,被誉为东方的维纳斯。
▲莫高窟 第328窟 西壁龛内南侧 阿难(木骨泥塑) 盛唐
莫高窟现存有壁画和雕塑的492个石窟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
隋唐是莫高窟发展的全盛时期,现存洞窟有300多个。禅窟和中心塔柱窟在这一时期逐渐消失,而同时大量出现的是殿堂窟、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等形式,其中殿堂窟的数量最多。塑像都为圆塑,造型浓丽丰肥,风格更加中原化,并出现了前代所没有的高大塑像。
▲莫高窟 第158窟(特窟) 中唐 佛台 佛涅磐像
藏经洞
公元1900年6月22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箓在清理今编第16窟的积沙时,于无意间偶然发现了藏经洞(即今第17窟),内有从4世纪到11世纪(即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
这一震惊世界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及中亚古代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科技提供了数量极其巨大、内容极为丰富的珍贵资料,被誉为“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古代学术的海洋”。
▲道士王圆箓
敦煌发现藏经洞的事情,不仅国内民间传开,而且也传到外国人耳中,西方探险家开始疯狂的破坏性的掠夺。首先是英国人斯坦因。他了解到王圆禄对唐玄奘非常崇拜,便把自己装扮成唐玄奘的信奉者,达到骗取藏经的目的。
斯坦因盗运文物走后中国的官方竟毫不在意。1908年法国的汉学家伯希和来到了莫高窟,从王道士手中买走6000余件写本。由于伯希和精通汉文,所以他挑选的卷子更有价值。
▲伯希和阅览经卷
莫高窟藏经洞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非常重大的发现,其出土文书多为写本,少量为刻本,汉文书写的约占六分之五,其他则为古代藏文、梵文、齐卢文、粟特文、和阗文、回鹘文、龟兹文等。文书内容主要是佛经,此外还有道经、儒家经典、小说、诗赋、史籍、地籍、帐册、历本、契据、信札、状牒等,其中不少是孤本和绝本。
这些对研究中国和中亚地区的历史,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和科学价值,并由此形成了一门以研究藏经洞文书和敦煌石窟艺术为主的学科敦煌学。
▲莫高窟 第17窟 藏经洞
徐悲鸿口中500年才出一个的大画家张大千曾持续在莫高窟工作了两年多,总共画成了276幅作品。张大千多次指出:“在艺术方面的价值,我们可以说,敦煌壁画是集东方中古美术之大成,敦煌壁画代表了北魏至元一千年来我们中国美术的发达史。换言之也可以说是佛教文明的最高峰……这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的奇迹”!
虽然一口气让大家欣赏了这么多敦煌的美图,但我知道你一定没看过瘾。
丝绸之路的文化多彩灿烂、敦煌壁画的美人倾国倾城、塞外大漠的孤烟苍凉未尽、长城窟边的饮马水寒伤骨。
这是一个用了上千年也没讲述完的故事,不如跟我们一起,用你的眼睛亲自去记录这个看一眼少一眼的无价之宝。
(来源:龙的在线晒墨宝)
澎湃新闻记者 陆林汉 综合报道8月29日,“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对外开放。澎湃新闻了解到,展览从“经典敦煌艺术”“藏经洞专题”“1940年以来的敦煌艺术手法与精神”三大主题出发,展出复制洞窟8座,文物、临本、现当
11月28日,丝路名城甘肃敦煌迎来降雪天气,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银装素裹。 王嘉奇 摄图为银装素裹的莫高窟。 王嘉奇 摄 图为莫高窟雪景。 王嘉奇 摄 莫高窟周围一片白色。 王嘉奇 摄 图为莫高窟雪后景色。 王嘉奇 摄 图为莫高窟雪后景色。
编者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8月13日给安徽黄山风景区工作人员李培生、胡晓春回信,对他们继续发挥“中国好人”榜样作用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在回信中说,你们长年在山崖间清洁环境,日复一日呵护着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
截止2021年年底,中国共有56处世界文化遗产。在这些众多的文化遗产中,有一处极其特殊而神秘,甚至因此而衍生出一门专门研究它的学科。它就是莫高窟。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很多人肯定都听说过,但未必去过
艺术宝库莫高窟、玉门关、悬泉置遗址,带您穿越千年时空,触摸历史脉搏。01莫高窟 带您穿越千年“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战略要点,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洞窟和石窟寺以彩塑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
作者:黄敬惟始建于公元366年的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文明艺术的宝库,也是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交流交融的重要见证。在漫漫黄沙中,这颗世界文明长河中的璀璨明珠,经受着风沙、湿度等多重考验。敦煌莫高窟官方虚拟形象“伽瑶”。游客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01莫高窟对面,是三危山。《山海经》记,“舜逐三苗于三危”。可见它是华夏文明的早期屏障,早得与神话分不清界线。那场战斗怎
策划:王坎 杨丽娟 强郁文 马晨雨设计:王宇峰(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7月10号,敦煌通高铁了,从兰州到敦煌8小时即可到达。这不啻为先进科技与经典文化的触摸、国之重器与文化圣殿的美好邂逅。虽然此时的敦煌早晚温差能差十多摄氏度,但6、7月份仍是敦煌旅游的最佳时间。高铁开入敦煌,莫高窟的神秘尊容好像更加容易面向公
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有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文化。然唐宋时期莫高窟修建达到一个高潮,这个高潮是如何形成的呢?笔者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