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唐 | 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详细讲解

时间:2022-09-06 22:41:02 | 浏览:719

你是否曾经幻想自己变成长安街上的一位行者,尽情瞻仰这盛世的恢弘与繁盛;你是否也曾羡慕玄奘想去踏遍丝路,探寻心中的那抹佛光。穿越千年的辉煌仍在,褪去了浮世的味道,褪去了镂金铺翠的色彩,留下的,才值得世人回味。你是否愿同我一道梦回唐朝,去看那一

你是否曾经幻想自己变成长安街上的一位行者,尽情瞻仰这盛世的恢弘与繁盛;你是否也曾羡慕玄奘想去踏遍丝路,探寻心中的那抹佛光。穿越千年的辉煌仍在,褪去了浮世的味道,褪去了镂金铺翠的色彩,留下的,才值得世人回味。你是否愿同我一道梦回唐朝,去看那一世的繁华?

莫高窟第323窟

初唐323窟的张骞出使西域图是一幅佛教史迹画。自魏晋以来,佛教徒为了传播佛教,把张骞出使西域、霍去病获得匈奴人“祭天金人” 的历史事件加以演绎,《魏书*易老志》 记载:“汉武元狩中,遣霍去病讨匈奴······” 此图既是据此绘制的。共有三个场面。全画以汉武帝送别张骞为主体,汉武帝骑马相送,身后大臣相随。马前跪者为张骞,持笏作拜别状,身后侍者持旌节,牵马跟随。虽然内容有附会演绎之说,但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功绩却是真实的,故该作品仍不失为一幅珍贵的历史人物画卷。

莫高窟第329窟初唐329窟的飞天莲花藻井是初唐藻井的代表作。藻井中心画莲花,花心呈五色转轮。四身持花飞天,在蓝天中,乘流动彩云,环绕莲花飞旋。边饰卷草、方格、连珠纹样及垂角幔帷,以深、浅红色为主,配以白,赭石、黄丹,色彩热烈,变化丰富。藻井中的飞天更具有代表性。飞天飘浮在空中,或手持供物,或持各种乐器。其造型生动,线条飘逸、流畅。

莫高窟第23窟被称为“法华窟”的莫高窟初唐23窟,以经变画的形式将法华经的经典重现人间。《法华经*药草喻品》以小中大三种药草,比喻为人天、声闻与缘觉二乘,以大小两种树,比喻中跟与上跟之菩萨;而佛陀平等施与慈悲,如同一雨普润大地。经文中的寓意表现在壁画上,则以雨中耕作的景象呈现。画面上一农夫使牛犁地耕作,另一农夫冒雨弹肩挑物;期间穿插农妇送饭的场面,农妇看着父子俩捧饭而食,描绘亲切而生动。而画面上方大片乌云密布,并落下斗大的雨滴,正呼应经文中内容,将抽象譬喻的佛理,成功地以图像的方式来表达。此图藉由我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如实地阐明《法华经》的思想,由此可见画者的智慧。

莫高窟第57窟初唐57窟南壁说法图左侧的胁侍菩萨绘制的最优美,有人甚至称之为“美人菩萨”;也因为这身优美的菩萨像,57窟得名“美人窟”。胁侍菩萨头戴化佛冠,上身半裸,肩披长巾,身饰璎珞,一手上举轻扶飘带,一手托贡品,体态优美,身体略呈S形,目光下视,若有所思,肌肤细腻,体现出雍容高贵的美。菩萨的头冠和项饰均以沥粉堆金,肌肤略施晕染。显示出由隋代“细密精致而臻丽”的画风向盛唐富丽灿烂的风格过渡。

莫高窟第201窟唐代的木建筑实现了艺术加工与结构造型的统一,包括斗拱、柱子、房梁等在内的建筑构件均体现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唐代建筑舒展朴实,庄重大方,色调简洁明快。在唐代建筑实物缺失的今天,莫高窟经变画中的唐代建筑就成为了最重要的史料。其中,初唐201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中的唐代建筑就是一个代表作。

莫高窟第71窟莫高窟初唐71窟北壁阿弥陀经变中的这幅思维菩萨像,肩披卷曲的长发,高鼻深目的外观,西域式的服装,是唐代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中国西部一些少数民族人物的真实写照。人物形象刻画以墨线为主,用笔生动。此图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民族学史料价值。

莫高窟第45窟

盛唐45窟是莫高窟最具代表性的洞窟之一,窟中保存最完整的唐代原作彩塑以及壁画作品。其中位于洞窟西壁佛龛中的唐代彩塑群像是莫高窟彩塑中人物形象最丰富,最完整,保存最好的一组。生动的彩塑作品展示了唐代工匠精湛的塑像技艺,和真

人等高的彩塑也拉近了神与人的距离感。

莫高窟第45窟

盛唐45窟南壁的观音经变,取材于《法华经*观音普门品》。其中“胡商遇盗图”表现观音救怨贼难的内容,画面上商人们驱赶着毛驴,满载货物,正从山间艰难地跋涉,从山后突然出来几个持刀的强盗,进行抢劫。商人们面露恐惧,又好像在瑟瑟发抖,毛驴所驮的货物撒了一地。画面描绘生动、惊心动魄,皆为现实社会之真实反映,是研究唐代社会生活的形象资料。

莫高窟第103窟盛唐103窟的经变画不仅生动展现了佛经的内容,又以其精湛的绘画技巧吸引着无数观者。此窟东壁的维摩诘经变是莫高窟的代表作。这幅经变画上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线描造型的功能,主要用墨线来勾勒人物,这就是中国传统的以线造型,以型写神的绘画手法,在中国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此画显示出同时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的“落笔雄劲,敷彩简淡”的风格,尤其是维摩诘的形象,更是“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风格的真实再现。盛唐画坛不但创作热情十分旺盛,而且竞争意识异常激烈,致使技法表现比前代更丰富。此窟的维摩诘经变即显示了盛唐艺术为了力争“脱落于凡俗”,把吴道子“焦墨微染”一派画风,也传道给了敦煌的情景。

莫高窟第130窟盛唐130窟是莫高窟的第二大佛,高达26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的室内石胎泥塑大佛。大佛为善跏坐弥勒像,雄伟的佛身倚崖而坐,双腿下垂,两脚着地,左手扶膝,轻柔自然,右腿上置经书,右手为施无畏引,肘倚在经书上,佛头微俯,双眼微合下视,略含笑意,神情庄重慈祥。古代匠师在塑造这身大佛时,突出了佛头的体积,像高27米,仅佛头就高达7米。虽然这身大佛超出了人体的正常比例,但解决了由下仰视所造成的头小体大的视角差,使观者在仰视距20余米的情况下,仍然能清晰地看到佛面部的表情。这一艺术处理,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艺术匠师的聪明才智。

莫高窟第138窟盛唐138窟的供养人像画保存完好。此图中的妇人怀抱幼儿,在妇人的前方有一对牵手的儿童画像。人物形象生动,生活化气息浓郁。妇人身着襦裙,肩批披帛。襦裙是隋唐妇女的主要服饰,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披帛通常以轻薄的纱罗制成,长度一般为2米以上,用时将它披搭在肩上,并缠绕与两臂之间。走起路来,不时飘舞,十分美观。供养人真实形象的再现了唐代人物服饰特点,是珍贵的图像研究资料。

莫高窟第231窟

此为中唐231窟南壁的观无量寿经变中的乐舞图。美丽的舞者,举起琵琶反背在身后,屈伸向右,提右腿,和着激动人心的乐曲声,跳着欢快的舞蹈。她手中琵琶在背后拨弹,连弹带舞,有极大的难度。两旁的伎乐,分别弹奏琵琶、阮咸、箜篌、鸡娄鼓、横笛、拍板等,通过舞乐表现了西方净土世界的欢乐气氛,是研究唐代舞乐史的珍贵资料。

莫高窟第12窟中唐12窟是当时的世家大族修建的最具代表性的洞窟。精美生动的经变画是洞窟的重要看点。特别是洞窟南壁的弥勒经变保存最完好,生动写实的画面完美的演绎了经文的内容。敦煌弥勒经变中的许多图像都来自于现实。此窟弥勒经变下部的屏风画中有一幅婚嫁图,画面表现的即时“女子五百岁出嫁”这一情节。这幅婚嫁图让我们形象的看到了中唐时代人们的婚俗礼仪。

莫高窟第158窟中唐158窟是涅槃窟,洞窟中心佛床上的涅槃像是洞窟的重要看点。古代艺术家在塑造这尊涅槃像时,根据佛经上的描述,塑造成一个睡态安详、恬适沉静的形象,表现一代哲人的陨灭,烘托出涅槃时的从容。在造型上由于头部的巨大而又横向构图,势必给雕塑带来很大的困难,但结果确是在极其饱满和写实、对称和协调之中取得了高度传神的效果。圆润的肢体透过质薄的袈裟,显得体态闲适舒展,造型和传神技巧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莫高窟第384窟这是晚唐384窟南壁中的不空绢索观音像。不空绢索实为观世音菩萨诸多化身之一,即见解脱观音像。观音像三面六臂,头冠上有阿弥陀佛,左胸上斜披鹿皮披肩,五衣五饰庄严。左下手持净瓶、左中手持莲枝、左上手持宝瓶。右下手持绳索、右中手持念珠、右上手持金刚杵,是莫高窟密宗观音像中的杰出代表。

(来源:西部三好旅行)

相关资讯

雪落敦煌莫高窟

11月28日,丝路名城甘肃敦煌迎来降雪天气,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银装素裹。 王嘉奇 摄图为银装素裹的莫高窟。 王嘉奇 摄 图为莫高窟雪景。 王嘉奇 摄 莫高窟周围一片白色。 王嘉奇 摄 图为莫高窟雪后景色。 王嘉奇 摄 图为莫高窟雪后景色。

艺术开卷|莫高窟绘画空间,“降魔”故事的文学与叙事性

巫鸿中国古代评论家谈到图画空间时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经营位置”,与之意义相近的术语还包括“章法布局”“置陈布势”等等。近期,巫鸿著作《空间的敦煌——走进莫高窟》一书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探索了敦煌莫高窟壁画的绘画空间。澎湃新闻特

【联动宣传】敦煌莫高窟:提供多元服务和产品 提升游客参观体验

编者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8月13日给安徽黄山风景区工作人员李培生、胡晓春回信,对他们继续发挥“中国好人”榜样作用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在回信中说,你们长年在山崖间清洁环境,日复一日呵护着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敦煌莫高窟,背后藏着怎样的秘密

截止2021年年底,中国共有56处世界文化遗产。在这些众多的文化遗产中,有一处极其特殊而神秘,甚至因此而衍生出一门专门研究它的学科。它就是莫高窟。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很多人肯定都听说过,但未必去过

游甘肃世遗丨莫高窟 带您穿越千年

艺术宝库莫高窟、玉门关、悬泉置遗址,带您穿越千年时空,触摸历史脉搏。01莫高窟 带您穿越千年“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战略要点,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洞窟和石窟寺以彩塑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

数字化保存——让莫高窟“青春永驻”

作者:黄敬惟始建于公元366年的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文明艺术的宝库,也是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交流交融的重要见证。在漫漫黄沙中,这颗世界文明长河中的璀璨明珠,经受着风沙、湿度等多重考验。敦煌莫高窟官方虚拟形象“伽瑶”。游客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

春游敦煌莫高窟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莫高窟开凿于甘肃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这里的春天要比内地来的晚几天。四月,莫高窟前,宕泉河畔,花红柳绿,草长莺飞,莫高窟沉静在安静祥和的一派春景之中,吸引了大

千年的遗产,带你解读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有“东方卢浮宫”之称,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的莫高窟,如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外行也来看点门道莫高

敦煌莫高窟: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艺术地却有过一段令人痛心的历史

中华文明延绵数千年未曾断绝,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包容性。在人类的历史长河当中,诞生出许多世界性的伟大文明,而中华文明在当中既不是最早的,也不是体量最大的,然而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几经磨难,最终却脱颖而出,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断绝的文明,凭借的就

唐宋时期,莫高窟修建达到一个高潮,为何会形成这种高潮现象?

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有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文化。然唐宋时期莫高窟修建达到一个高潮,这个高潮是如何形成的呢?笔者认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今日滁州茶具百科网戴森吹风机评测网个税计算器官网桂林日月双塔资讯网金线莲种植网南充新闻头条网大明湖畔旅游网卡塔尔世界杯安溪铁观音官网四川郎酒股票网AI人工智能技术网今日蚌埠黄果树瀑布旅游网ChatGPT聊天机器人
甘肃旅游网是甘肃省旅游资讯网站,提供甘肃省内文旅资讯 ,甘肃旅游必去十大景点、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嘉峪关关城、张掖丹霞地质公园、青海甘肃宁夏大环线旅游攻略、旅游景点信息、甘肃青海大环线10日游攻略、青海大环线旅游攻略、甘肃旅游攻略自由行线路攻略等。
甘肃旅游网 22939.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