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的故事

时间:2022-09-06 22:41:10 | 浏览:719

(一)敦煌莫高窟的由来公元366年,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来了一位瘸腿和尚,法号乐尊。乐尊和尚拄着个拐杖四处转悠,忽见鸣沙山东麓的断崖闪烁着一片耀眼的金光,定睛细看,山上竟然浮现出万佛的身影。他扔掉拐杖,扑倒在地,流泪满面地磕了几个响头,顿悟了

(一)敦煌莫高窟的由来

公元366年,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来了一位瘸腿和尚,法号乐尊。

乐尊和尚拄着个拐杖四处转悠,忽见鸣沙山东麓的断崖闪烁着一片耀眼的金光,定睛细看,山上竟然浮现出万佛的身影。

他扔掉拐杖,扑倒在地,流泪满面地磕了几个响头,顿悟了神的意图。

​ 万佛们选择在这座山上冲着一个凡人显形,绝对不是偶然,就像释迦牟尼把印度作为宣教的起点,也绝对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众所周知,天界不立文字,神仙用不着苦学诗歌与绘画,更不必提雕塑与建筑,想住什么宅子,心里念头一动,面前马上就有了。

对神仙来说,悟性高于一切。

佛祖乃悟性最高之神,向来说话简洁,讨厌啰里啰嗦,他与诸神的交流一般不超过五句,每句不超过十个字。一个眼神即心领神会。

佛祖释迦牟尼对凡人做了一番考察,觉得印度人比较合他的心意。印度人多为文盲,但悟性较高,苦行者众,于是佛祖决定投胎为乔达摩·悉达多王子,要先去教化印度人。

佛祖很快发现,人类比他想象得要冥顽得多。最可怕的,人类对于自己不相信的东西,一概认为是妖言惑众,不仅恶意诋毁,且恨不能置于死地而后快。

后来的耶稣也充分领教了人类的这个特性,告别人类世界的时候,那叫一个心痛啊!

释迦牟尼个性谨慎,鼓足了勇气才把自己的悟道悄悄告诉身边的弟子。好在印度人不比欧洲人,悟性明显高出几个档次,竟都信了他。队伍神速壮大,佛祖深感欣慰。

几十年后,诲人不倦的佛祖决定提前退休,告诉弟子们他要涅槃了。

弟子们如同末日降临,个个哭得满地打滚,有的甚至拔出小刀,要割耳朵剖肚子,希望佛祖回心转意。佛祖对他们的悟性深表忧虑。

释迦牟尼换了个最舒服的躺姿,脑袋枕在手掌里,眼睛半睁半闭,对弟子们叹道,“我来到世上就是彰显真理的。你们听我的话,我就永远活着,你们不听我的,我活再久也是白搭。”显然,佛祖有些厌倦自己的唠叨了。

事实证明,印度人的悟性离佛祖的期望值仍有相当的距离,且一代不如一代。佛祖走后,佛教在印度迅速走向衰落。

极乐世界里的佛祖因此闭门思过,总结教训。

首先,面对面、点对点的教学方式效率太低,虽培养了十位高徒,但教学水平不如神意,导致门徒素质一届不如一届,窝里斗现象越来越不像话了。

凡间佛界的一幕幕闹剧让佛祖认识到,他应当把自己的言论记录下来,智商低的弟子们就不至于误解自己,也方便将真理一代代传承下去。

这么一想,释迦牟尼甚是后悔当初没选择中国这个古老的文化大国。

好在补救还来得及。佛祖给了印度弟子一些启示:去吧,到中国去,到佛祖最需要的地方去。 于是弟子们一个接一个地跑去中国弘扬大法。

等到佛教在中国生根发芽,它在印度已经凋零到让佛祖也为之心碎。

佛祖及诸神开始认真考虑如何让佛教在中国发扬光大。

他们如今确信,佛学思想,重在宣传,相关的文字、绘画、雕塑和建筑,一个都不能少。考虑到战火会轻而易举毁掉这些,选择一个不会被战火蔓延的圣地就迫在眉睫了。

万佛一齐出动,在中国的版图上声势浩大地绕了一大圈。太偏僻的地方不予考虑,太繁华的京城也被排除。

诸佛们考虑问题比较周全。中国的帝王将相更替频繁,且智商参差不齐,保不定哪任皇上瞧着佛教不顺眼,那么京城里连和尚带寺庙就要遭殃了。

他们都对丝绸之路感兴趣,毕竟大家在极乐世界都是热闹惯了的,于是众口一词地举荐敦煌,地理位置实在太好了,地处西域、中亚、欧洲的交通要道上,日夜穿梭着各个国家各种身份各种职业的人。

时间回到十六国的前秦时期,敦煌的某个赶集日,游人多得异乎寻常。没有人知道,此时此刻,万佛已化身凡人,挤进了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

有菩萨感慨:“人类这个物种果然品种繁多,有黄有白有黑,眼睛都看不过来了。”

大家都知道,佛的眼力不比凡人,能一眼看透面前这个人的来世今生,也就是说,这个人的前世、前前世、前前前世的样子都会呈现在佛的面前,莫不因为各种贪欲而烦恼痛苦。

诸佛们摇头而叹:“他们纠结的这些东西都是虚的空的呀。”

可是凡人不这么看,他们吧唧着嘴巴嚼着鸡腿喝着肉汤,简直快活死了,这怎么是虚的呢?金钱、地位、荣誉,这些宝贝能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比那些虚无缥缈的神啊佛的实在多了。

凡人一旦被欲望占据了身心,他们的肉体在神明眼中就会显得灰暗而滞重。

万佛在灰暗的人群中苦苦寻觅,一次次失望——那个命中注定的人在哪儿呢?

当乐尊和尚拄着拐杖挤过来的时候,诸佛们的眼睛亮了:没错,就是他!

这和尚长相丑陋,瘸着个腿,扭曲的身形在灰蒙蒙的人流中绽放出夺目的光芒。

于是,在神意的引导下,乐尊和尚来到了鸣沙山,抬眼望见了断崖。突然间,万佛齐刷刷在他面前显形了,好一片耀眼夺目的金光!

乐尊和尚吃力地爬起来,隐隐悟出,万佛希望他能够在这座山上修建石窟,供养诸佛诸神,让佛教在这个圣地发扬光大。

然而,对于一个上了年纪的瘸腿和尚而言,在岩壁上开凿一个大石窟,并不比踩着高跷摘月亮更容易。理智告诉乐尊,凭他一己之力,连一个兔子蹲的小洞也凿不出来,而且很可能被掉下来的石块砸个半瘫,他情不自禁地瞟了一眼自己的那条好腿。

就在此刻,乐尊和尚听到内心有个声音在呼喊:“行动吧!万佛会出手相助的!”于是,他拄着拐杖跌跌撞撞地冲上去了。

就这样,莫高窟的第一个石窟奇迹般地开工又奇迹般地完工了!

有几位菩萨自告奋勇地充当模特,在乐尊面前显出真形,要和尚在墙壁上留下他们的音容笑貌,供信徒们膜拜敬奉。

乐尊和尚没学过绘画,抓着画笔的手直哆嗦,他笔下的菩萨简直惨不忍赌,脸蛋画得格外痴肥。乐尊无比惶恐愧疚,不知念叨了多少遍“罪过罪过”!

这几位菩萨一肚子不满意,不过叨咕了几句也就算了,心下自我安慰:随他乱画吧,只要不标注咱们的名号就中。

三面墙壁画满之后,乐尊每天坐在石窟里静心打坐,打算在这里安营扎寨直到涅槃升天。

万佛对此表示不满,大家兴师动众忙活了这么久,难不成只为他一个人筑了个窝?若他老死在洞里,世人怎能领悟神的意图?

于是启示这位高僧四处云游,把万佛在鸣沙山显形的事迹传扬出去,好让更多的高僧前来此地打洞。

乐尊和尚果然不辱使命。

——本文来源于网络

相关资讯

八座敦煌洞窟“搬到了”北京,再现莫高窟神韵

澎湃新闻记者 陆林汉 综合报道8月29日,“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对外开放。澎湃新闻了解到,展览从“经典敦煌艺术”“藏经洞专题”“1940年以来的敦煌艺术手法与精神”三大主题出发,展出复制洞窟8座,文物、临本、现当

雪落敦煌莫高窟

11月28日,丝路名城甘肃敦煌迎来降雪天气,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银装素裹。 王嘉奇 摄图为银装素裹的莫高窟。 王嘉奇 摄 图为莫高窟雪景。 王嘉奇 摄 莫高窟周围一片白色。 王嘉奇 摄 图为莫高窟雪后景色。 王嘉奇 摄 图为莫高窟雪后景色。

【联动宣传】敦煌莫高窟:提供多元服务和产品 提升游客参观体验

编者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8月13日给安徽黄山风景区工作人员李培生、胡晓春回信,对他们继续发挥“中国好人”榜样作用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在回信中说,你们长年在山崖间清洁环境,日复一日呵护着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敦煌莫高窟,背后藏着怎样的秘密

截止2021年年底,中国共有56处世界文化遗产。在这些众多的文化遗产中,有一处极其特殊而神秘,甚至因此而衍生出一门专门研究它的学科。它就是莫高窟。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很多人肯定都听说过,但未必去过

游甘肃世遗丨莫高窟 带您穿越千年

艺术宝库莫高窟、玉门关、悬泉置遗址,带您穿越千年时空,触摸历史脉搏。01莫高窟 带您穿越千年“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战略要点,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洞窟和石窟寺以彩塑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

数字化保存——让莫高窟“青春永驻”

作者:黄敬惟始建于公元366年的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文明艺术的宝库,也是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交流交融的重要见证。在漫漫黄沙中,这颗世界文明长河中的璀璨明珠,经受着风沙、湿度等多重考验。敦煌莫高窟官方虚拟形象“伽瑶”。游客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

余秋雨:莫高窟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01莫高窟对面,是三危山。《山海经》记,“舜逐三苗于三危”。可见它是华夏文明的早期屏障,早得与神话分不清界线。那场战斗怎

带你了解“世界艺术画廊”敦煌莫高窟

策划:王坎 杨丽娟 强郁文 马晨雨设计:王宇峰(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敦煌莫高窟:充满魔力的佛教艺术宝库

7月10号,敦煌通高铁了,从兰州到敦煌8小时即可到达。这不啻为先进科技与经典文化的触摸、国之重器与文化圣殿的美好邂逅。虽然此时的敦煌早晚温差能差十多摄氏度,但6、7月份仍是敦煌旅游的最佳时间。高铁开入敦煌,莫高窟的神秘尊容好像更加容易面向公

唐宋时期,莫高窟修建达到一个高潮,为何会形成这种高潮现象?

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有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文化。然唐宋时期莫高窟修建达到一个高潮,这个高潮是如何形成的呢?笔者认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自贡新闻头条网云服务器技术网保龄球初学网无人机航拍网女装品牌网中草药材网河内旅游网台湾岛旅游网武汉交友婚恋网陈氏陈姓宝宝起名西凤酒股票网篮球球迷网深南电路A股斯达半导A股玉石期货网今日阜阳今日长治三亚婚纱摄影网贵州青酒网净水器资讯网嘉兴新闻头条网文玩手串交流网四川旅游网罗姓宝宝起名网居家风水学少儿培训学习网澳门旅游网萍乡新闻头条网全脑开发教育网泸州新闻头条网
甘肃旅游网是甘肃省旅游资讯网站,提供甘肃省内文旅资讯 ,甘肃旅游必去十大景点、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嘉峪关关城、张掖丹霞地质公园、青海甘肃宁夏大环线旅游攻略、旅游景点信息、甘肃青海大环线10日游攻略、青海大环线旅游攻略、甘肃旅游攻略自由行线路攻略等。
甘肃旅游网 22939.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