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4 01:44:45 | 浏览:644
锦鲤鱼的起源在水族圈一直颇有争议。那么锦鲤鱼到底是起源于中国,还是起源于日本呢?在今年的下半年,互联网上面,"锦鲤"这个词就是一个热搜词。锦鲤鱼也是被认为和传说中的龙,中国人的图腾走得最近的一种水生动物,寓意吉祥富贵。这篇文章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锦鲤鱼的前世今生。
根据从上古时期的考古研究里面可以发现,在古代的母系社会出土的文物里,基本上面都刻有鲤鱼纹。在现在陕西西安的半坡遗址里面,也出土了很多有鱼纹装饰的彩陶。由此可以推断,在古代这种带有鲤鱼纹的器物,很可能是用来进行某一些祭祀,或者是有什么图腾的象征意义。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动物可以作为一种图腾,为什么那么多动物里面偏偏是鲤鱼呢?
鲤鱼纹彩陶
这就要我们联想到当时的社会场景,因为当时是以社会部落作为一个群体,部落之间崇尚人丁兴旺,人多力量大,这样的信仰。而鲤鱼又是产子比较多,繁殖能力比较强。所以以鲤鱼作为图腾,可以满足祈求“部落人丁兴旺”这么一个心愿。甚至后面还演变出来一种祭祀叫做:鱼祭。因为某一些部落深信人和鱼是有着某种神秘,而又密切的联系。
后面随着社会的发展,鲤鱼又有着象征女性的意义在里面,并且后面衍生出象征着男女之间的爱情。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图案,或者说关于鲤鱼的一些绘画作品,都是出现鲤鱼一对一对的。于是乎,鲤鱼作为一种象征美好吉祥如意的文化图腾,就这么被中华文明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这便是鲤鱼在中国起源的最早记录。
我们俗话常说的“鲤鱼跃龙门”,也是从古至今一直流传的这么一个佳句。从这句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鲤鱼是一种具有顽强的拼搏精神,有积极向上的能量的一种鱼类,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就是非常具有正能量。这也是自古以来,鲤鱼就被人们喜爱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也因为这个原因,它被我们的邻国日本,所重视和喜爱!
“鲤鱼跃龙门”主题石纹背景墙
其实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有观赏鱼这个概念,并且真正兴起的是在唐宋时期。这两个朝代我们都知道是象征古代中国最鼎盛的两个时期。由于那时候国家强大了,人们安居乐业,也没有太多对于生存方面的渴求。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当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之后,就会追求更高的精神追求。所以那时候有那么多唐诗宋词,也有那么多的艺术作品流传于世。那么饲养观赏鱼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兴趣爱好,自然而然在那个时候也得到极大的发展。
正是因为这个时候,我们所熟悉的另一种观赏鱼:金鱼,也开始登上了观赏鱼的历史舞台。说来也奇怪,为什么鲤鱼在中国的起源比金鱼早,而后面作为观赏鱼国粹的品种是金鱼呢?
唐朝是一个强大的王朝,所以中国周边的各个其他国家,或者部落都会向唐朝进贡,相当于给我大唐朝“交保护费”。这进贡的过程中,也包括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先进思想。这些“交保护费”的国家里面,也包括了邻国日本(古代日本叫东瀛)。而鲤鱼在中国一直作为吉祥如意,并且具有拼搏向上精神的这么一个象征性的鱼类,这么一种文化。自然而然就作为一种非常正向的文化被日本的使者学习到,并且传播到他们自己的国家里面。
这种鲤鱼文化被传播到日本之后,日本人对这种文化可以说是非常看重,也是推广的非常好。因为日本本身是一个岛国,版图并不大,所以他们也是有比较强侵略性野心的。而鲤鱼这种敢于拼搏,奋勇向上的精神,正好符合了他们皇朝的主流思想。在日本有一个节日叫“男孩节”,每当这个节日到来的时候,家庭里只要有男孩的,都会在门口挂起大大的鲤鱼旗。意思就是希望自己家里的男孩,可以像鲤鱼那样敢于拼搏,奋勇向上。
鲤鱼旗
直到现在鲤鱼都被作为日本那边的国鱼和一直被尊崇。并且也不断对鲤鱼的原始品种进行改良,使得它们更加具有观赏性。所以我们现在市面上看到的大部分观赏性非常强的锦鲤鱼,它的前身就是原来长得不那么好看的鲤鱼。
好了,鲤鱼在日本那边被这么遵从发展的这么好,那么我们来看一看,在中国他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在古诗词《爱莲说》里面有一句是这样写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用这句话来形容锦鲤鱼在中国的发展其实也是非常适合了。因为鲤鱼在中国太受尊敬了,它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君王之间才会进行的礼仪。有一些皇族贵族,他们家里添丁了,那么作为好友就会赠送一条鲤鱼作为非常高的一种礼物形式,表达一种祝贺。所以鲤鱼一直是作为一种非常珍贵的鱼类,不能亵玩。它更多的是一种信仰,用来膜拜的。那么既然没有去太多的亵玩也就没有玩出太多的花样。
和古代鲤鱼相比,古代金鱼观赏性更强
不过金鱼不同,因为古代金鱼没有这样的地位,也没有这样的特殊意义。金鱼只是单纯作为一种好看的观赏鱼品种。那么它就跟一些普通的文玩用品一样可以欣赏,甚至可以上手把玩。“玩”这个词,这个行为,它是可以促使一件事情不断的进行升级,不断的进行优化的。饲养金鱼这个“玩”也一样,既然它是用来观赏的,那么随着人们对审美的不断提高,对金鱼的改良,以及对金鱼的喜爱也就越来越深。所以金鱼现在慢慢的被中国人玩得非常精,也就慢慢的变成了我们的国粹观赏。
所以锦鲤鱼到底是起源于中国还是日本?这个答案已经非常明显了,锦鲤鱼肯定是起源于中国,但是锦鲤鱼的原始品种就是很普通的鲤鱼,真正把它发展成现在我们看到的锦鲤鱼这个样子,这个外形的还是日本。
不过日本对于锦鲤鱼的培育也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也是到了近代才慢慢开始培养出观赏性比较强的锦鲤鱼,最好我们就大概看一下锦鲤鱼个个经典品种的培养时间线。
1. 文政时代(1804~1829年),新泻县中区附近的山古志村、鱼沼村等二十村乡(现在已成为小千谷市的一部分),养殖者对变异的鲤鱼进行筛选和改良,培育出了具有网状斑纹的浅黄和别光。
2. 天宝年间(1830年),又培育出了白底红碎花纹的红白鲤。
3. 大正六年(1917年),由广井国藏培育出了真正的也是最原始的红白鲤,后来经过高野浅藏和星野太郎吉的改良,红白鲤的红质和白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4. 昭和十五年(1940年)星野友右卫门培育出友右卫门系、纹次郎系。
5. 昭和十六年(1941年)广井介之丞培育出弥五左卫门系。
6. 昭和二十七年(1952年)佐滕武平培育出武平太系。
7. 昭和二十九年(1954年)纲作太郎培育出仙助系。
8. 昭和三十五年(1960年)川上长太郎培育出万藏系。
9. 昭和四十五年(1970年)间野宝培育出大日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1954年仙助系锦鲤鱼出来之前,锦鲤鱼的品种还是红色很淡的原始种。直到仙助系、万藏系、大日系出来之后,锦鲤鱼的观赏性才有了极大的提升。
三大经典锦鲤鱼品种
虽然说锦鲤鱼的起源是在中国,而没有在中国得到很好的发展,是一种遗憾。不过现在我们国内还是有非常多的锦鲤鱼爱好者,在培养也在收藏一些品质比较好的锦鲤鱼。并且咱们中国人对鲤鱼的文化,对鲤鱼的喜爱,是非常深厚的,有非常久的历史积淀。所以锦鲤鱼在中国这边的观赏鱼界里,依然保持着非常高的地位。
对于咱们中国人来说,炒菜是再常见不过的一种烹饪方式了,可能有的家庭一天三顿都会炒菜吃。但对于我们来说习以为常的事,在一些西方国家人眼里可能却是很少见的,如果你认识一些欧美人,或许就会发现他们很少炒菜吃,饮食方法是比较单调的。为啥欧美人很少炒
在晚清时期,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冲击,西式餐饮逐渐侵入中国通商口岸,甚至扩张至内地部分大城市。虽然国人对此反响各异,且普遍恶大于喜,但西餐馆还是开了一家又一家,人们争相进去品尝,有的大呼其美味,有的掩鼻不忍闻,有的囫囵吞下食不知味,有的点一小菜
活动现场。 哈尔滨市委宣传部 供图活动现场。 哈尔滨市委宣传部 供图中新网哈尔滨6月30日电 (记者 刘锡菊)30日,第七届中国(哈尔滨)国际西餐文化节在中央大街正式拉开帷幕,旨在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加快经济复苏。哈尔滨是一座开放包容、活力
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除了广为人知的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自由科学化之外,普通民众社会生活内容和方式的变迁,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这其中,西餐的传入具有重要意义,它完成了非凡的历史任务:作为一套独立的烹饪系统,西餐不仅影响了中国人的饮食
西餐是对西方人所吃食物的统称,就像我们对外国人说中国菜一样,它是由无数菜肴组成,不管是西餐还是中国菜都是相对外国人而言。中国人了解中国菜,我们每个人都能叫出一些知名的中餐菜名,而对于西方食品中国人能叫出来的食物名称并不多,如牛排、披萨、汉堡
在哈尔滨,盛夏最火的就是喝啤酒、撸串儿。但是,欧范十足的哈尔滨人也能优雅地品红酒、吃西餐。。。↓↓道台府用西餐宴请宾客哈尔滨是中国最早传入西餐的城市之一,中国西餐的发源地,尤以俄式大菜闻名于世。经过融合、发展,哈尔滨的西餐文化中,中餐西吃,
原创:万物拣史早期的贵族吃饭都不那么别扭,就拿最精致的法国宫廷宴席来说,多数的餐桌只是放在支架上的木板,桌上堆满了各种肉,没有华丽丽的餐桌装饰,没夸张的甜点塔,也没有烛台,唯一的餐具是勺子。男宾会带上自己的匕首上桌切肉,用手抓。脏了,直接用
这是一名移民海外的华人在外网社交平台的最新发言:中餐米饭是全世界最没味道最单一的主食,影响中国的崛起。正是让这个奇谈怪论,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围观和打脸:能从这个角度来贬低中国文化,的确是让人没有想到的。一、海外华人在外网发表怪论:中餐米饭是全
如果你经常看国外的电影和电视剧,那你一定会感受到老外们对中餐的喜爱,因为几乎所有的外国电影电视中,都会出现演员们在中餐馆用餐或是点中餐外卖的镜头。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餐也以风暴般的速度席卷了全世界。对许多老外来说,吃中餐已经
从红豆包、饺子等地道中餐,到意大利面、比萨等……这届冬奥会上,中国不仅用科技运动震撼了世界,其饮食也让各国所喜爱。除了韩国。说起来在最近的新闻中,韩国运动员抱怨“中国菜太难吃,还油”的报道,应该是冬奥会上近期”最打脸的话题“之一了。因为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