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6 13:58:38 | 浏览:68
浩然文史创办到现在有三年多了,考虑到大部分粉丝其实是最近半年多才关注我们,之前沉淀的很多优质内容可能大家并没有看到。所以我们推出了旧文精选栏目,挑选比较满意的旧作,推送给新关注的朋友。
第 17 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典礼上,佟丽娅表演了一段风情的舞蹈《远航》,佟丽娅 " 反弹琵琶 ",轻歌曼舞,宛如敦煌壁画中飞出来的仙女。如果说敦煌的洞窟是敦煌石窟的核心,那么那些留存于世的壁画就是洞窟内的灵魂。
敦煌到底有多少壁画呢?总面积竟然 5 万多平米。如果按照长度来计算,将壁画一字排开,竟长达 30 公里。洞窟中的壁画选题非常广泛,从天上到人间,从佛陀转世到佛法传道,真是包罗万象。
冬日的敦煌莫高窟(笔者摄)
一、佛说法图
北朝时期的洞窟多绘有说法图,其内容是释迦摩尼佛在苦行五年后,向弟子与信徒们说法的场景。其中佛多坐在中央,有做 " 说法印 " 的姿态,身后多有火焰,而两旁的阿难与迦叶两个弟子分座于佛祖旁边。
一般的说法图外围会坐着菩萨,佛教中的菩萨有很多,每个洞窟都会根据主题的不同,安排不同的菩萨。例如在五代时因为中原地区多信五台山的文殊菩萨,所以那时候开凿的洞窟中,只要是出现佛说法图的,就必然会绘有文殊菩萨的画像。
敦煌壁画的佛说法图
在早期说法图中,佛要比菩萨大将近一倍,以此来表达对佛的崇敬。但到了隋代以后,造像不断趋于自然,佛与菩萨的比例也逐渐协调。唐代以后,经变图开始占了主流,说法图就逐渐被取而代之。
二、佛传图
以释迦摩尼佛为主佛的壁画,除了说法图,还有佛传图。佛传分为大乘与小乘。其内容也会有所不同,分为八相,由下凡、入胎、出胎、出家、降魔、涅槃等佛祖的八个事迹组成,人们一般俗称为 " 八相图 "。
佛传图在很多佛教寺庙中都有绘制,不管你到缅甸、泰国,还是中国的西藏、印度的拉达克与蒙古等地,只要是信仰佛教的地方,就会有佛传图的存在,敦煌也不例外。
佛传图
敦煌壁画中的佛传图以敦煌石窟 61 窟保存的最为完好,是根据佛教经典《修行本起经》与《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等内容演化而来的。佛传图讲的其实就是释迦摩尼佛从诞生到得道,到传教再到去世的故事。
三、本生图
在早期的佛教经典中,吸收了大量印度古老的寓言故事与传说,主要内容是释迦摩尼佛在降生以后,未成为太子之前,就已经具有了悲天悯人的性格,他最终因积善成多而修成正果,而这些就叫本生故事。
在唐之前所修筑的莫高窟洞窟中也多绘有这样的故事,如我们曾耳熟能详的九色鹿,就是其中的一个故事,即鹿王本生图。在敦煌壁画第 257 窟中就有鹿王本生图,其绘画风格采用了与汉画像石形式相同的横卷形式。
鹿王本生图(九色鹿)
我们小时候看的动画片《九色鹿》,就是以这个壁画故事为内容拍摄的。其壁画的内容讲的是:有人坠入河水被九色鹿所救,后来落水的人泄密,将此事告诉了国王,国王就下令逮捕九色鹿。在追捕的过程中,九色鹿并没有逃跑,并将泄密人的事情告诉了国王。国王以九色鹿有功,就放鹿归山,而出卖他的人也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因为本生图本身内容通俗易懂,且道理深刻,对佛教的传播具有极好的作用,所以在敦煌壁画中本生图的内容特别多,而且多有重复。
四、经变图
经变图出现于敦煌壁画发展最顶峰的隋唐时期。当时大乘佛教在整个中国广为传播,但它的内容过于晦涩难懂,为了更加通俗化以便把内容传播给大众,于是就产生了变文。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 " 变相 "。" 变相 " 就是把佛经里的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慢慢地就形成了敦煌中的壁画。
敦煌壁画中的经变图
在唐代,经变画尤其多,后来就占据了整个敦煌洞窟中主要的壁面。唐代的时候佛教宗派林立,每个时代所产生的佛教思想又不同,反映在壁画中的经变画种类也就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庞杂。
如唐代最为著名的佛教宗派天台宗、净土宗、华严宗等,其内容在敦煌壁画中都有不同形式的展示。跟前面所说的本生图、佛传图与佛说法图相比,经变图的内容更为复杂,往往必须要深刻理解每个时代、每个宗派的教义,才能看懂其中的玄机。
敦煌壁画的种类极为繁多且复杂,除了上面介绍的种类以外,还有瑞像图、菩萨图等,这些内容都是敦煌 1000 多年来文化汇聚的产物,也是敦煌石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对于游客们来说,这些图深邃,或许无法辨析,但敦煌壁画所展现的内容与所用的艺术色彩却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个观看它的人。
敦煌壁画的菩萨图
文史君说
敦煌之所以令人着迷,很大的原因就是敦煌的壁画。由于特殊的地理构造,敦煌地区的岩性并不适宜开凿像云冈石窟或龙门石窟那样大型的佛龛,而壁画与彩塑反而成为敦煌石窟艺术最大的特点。相较于大型的佛龛,壁画所展现的内容显得更加丰富且动人。正是不同时代创造的壁画,使敦煌艺术成为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被后人无数次欣赏而永不凋零。
(作者:浩然文史 · 禹贡行者)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侧鸣沙山东麓断崖上,长约1.7公里,高约50米,洞窟最多有五层,分布错落有致,内有大量的佛教塑像和壁画,内容丰富,气势恢宏,被誉为“墙壁上的博物馆”,是敦煌最知名的旅游景点。莫高窟开始修建于十六国前秦时期,
浩然文史创办到现在有三年多了,考虑到大部分粉丝其实是最近半年多才关注我们,之前沉淀的很多优质内容可能大家并没有看到。所以我们推出了旧文精选栏目,挑选比较满意的旧作,推送给新关注的朋友。第 17 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典礼上,佟丽娅表演了一段风
7月10号,敦煌通高铁了,从兰州到敦煌8小时即可到达。这不啻为先进科技与经典文化的触摸、国之重器与文化圣殿的美好邂逅。虽然此时的敦煌早晚温差能差十多摄氏度,但6、7月份仍是敦煌旅游的最佳时间。高铁开入敦煌,莫高窟的神秘尊容好像更加容易面向公
中华文明延绵数千年未曾断绝,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包容性。在人类的历史长河当中,诞生出许多世界性的伟大文明,而中华文明在当中既不是最早的,也不是体量最大的,然而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几经磨难,最终却脱颖而出,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断绝的文明,凭借的就
莫高窟是一处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位于中国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境内。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历经近千年的修建和扩建,成为了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如今,莫高窟已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莫高窟内共有735
莫高窟是一处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位于中国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境内。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历经近千年的修建和扩建,成为了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如今,莫高窟已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莫高窟内共有735
在温州永嘉桥头镇溪心村的石山上,有一座唐朝建筑的著名丛林东泉禅寺,相传该寺大雄宝殿挂着一口大铜钟,它朝朝暮暮相伴僧人,喜欢听高僧诵经,因而渐渐通晓灵性。不知何年,石山陷落下去,这口铜钟突然显灵,一股劲飞出寺院,落在附近的钟山上,刚刚着地,只
周围不少人都是“信徒”,但当问到一些起源的时候,却总是含糊不清。甚至基于一些名词性的解释,照样无法理解。考虑许久,我开始写下这个中国佛教史的系列,其中有叙述、有自我观点,若有错漏之处还望指教。在说到中国佛教史之前,一定要说一下佛教的初始。首
近日,一则旅游博主拍摄敦煌莫高窟内文物的视频, 引发关注。视频显示,在某旅游博主个人主页,有三个关于敦煌之行介绍的短视频,其中“敦煌之行(二)”视频的43秒到45秒疑似窟内拍摄画面。有网友很气愤,“说了无数遍洞窟内禁止拍照 ,你怎么还拍。”
前言: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新人博主沙州刺史。从今天开始,我将陆续在今日头条发布敦煌历史文化及敦煌学的科普作品,请大家多多关注。本期是策划栏目“敦煌高僧”系列之一,讲述了莫高窟的最初开凿者僧人乐僔的故事。敦煌高僧系列之一:乐僔 公元366年,前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文章,还可点击右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敦煌:一个让每个中国人迷恋的地方,这里充满了各种传奇。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带领的考察团的工作。1908年,伯希和考察团从新疆进入敦
“鹿踏青川,绘典千年。”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壁画记载了千年历史而国漫作品《九色鹿》的原窟壁画也是莫高窟早期艺术品的代表作其洞窟形制与壁画作品充满着多方文明交汇下的独特风格今晚《闪耀吧!中华文明》跟随发起人陈坤和追光伙伴许丹睿一起解谜敦煌莫高
19世纪初,甘肃敦煌藏经洞的发现震惊了世界,那里有自十六国时期到元代等历代的佛教艺术,有无数的经书经卷壁画佛像,这就是世界上现在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圣地——莫高窟。可惜莫高窟藏经洞刚发现不久就被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等西方探险家骗走了大
来源:新华网新华社兰州7月13日电 题:莫高窟治水记——敦煌莫高窟致力防洪和饮水升级换代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坐落在大泉河畔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受大泉河滋养的同时,也不时受大泉河洪水的侵扰。记者近日在莫高窟采访了解到,这里的防洪标准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