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一眼千年,敦煌莫高窟的前世今生

时间:2023-06-23 15:21:59 | 浏览:45

19日下午,正在甘肃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敦煌莫高窟和敦煌研究院,实地考察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等情况,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习近平一直非常重视历史文物保护。在他看来,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

19日下午,正在甘肃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敦煌莫高窟和敦煌研究院,实地考察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等情况,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

习近平一直非常重视历史文物保护。在他看来,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鉴古知今,学史明智。”敦煌莫高窟有着怎样的历史和故事?让我们一起跟着总书记来学习。

千年锤音

敦,大地之意;煌,繁盛也。

敦煌,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是茫茫戈壁中一处亮丽的绿洲。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它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商旅使团在这里驻足,再出西域、入中原。

公元366年的一天,敦煌鸣沙山东麓响起了叮叮当当的敲击声,那是莫高窟开崖建窟的第一声锤音。

发出这声回响千年锤音的人,正是被誉为莫高窟创始人的乐僔。

或许,潜心修佛的乐僔不曾想到,他这一凿,竟雕刻出一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他这一凿,竟创造了一个流经千年的文化圣殿。

此后,莫高窟的开窟造像兴盛起来,山麓断崖上凿壁开窟的声音历经10个朝代,千年绵延不绝,无数后来者在前临宕泉河、东向三危山的鸣沙山东麓的南北两区断崖上,鳞次栉比地开凿了各种洞窟。

对于很多人来讲,莫高窟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

敦煌莫高窟是建筑、彩塑、壁画组成的综合艺术体。它不仅是佛教艺术的典范,而且是中古社会的历史画卷,被誉为“世界艺术画廊”“墙壁上的博物馆”“沙漠中的美术馆”。

735座洞窟、2000多尊造像、4.5万平方米的壁画……作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莫高窟堪称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迹,至今仍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400多年苦难

越是美丽的就越是脆弱。

1524年,明朝政府下令封闭嘉峪关。敦煌从此沉寂,莫高窟400多年无人看护,大量洞窟坍塌毁坏。

1900年,道士王圆箓在清理莫高窟积沙时意外发现了藏有写经、文书和文物6万多件的藏经洞。自此,莫高窟引起世人关注。

可惜,虽然王道士多次向地方官员汇报,希望引起重视,但却屡遭“冷遇”。而此时,“掠夺者”正不远万里赶来。

1905年10月,俄国人奥勃鲁切夫赶至莫高窟,以五十根硬脂蜡烛为诱饵,换得藏经洞写本两大捆。

1907年3月,听说藏经洞消息的英国人斯坦因迫不及待地赶到敦煌,以四块马蹄银(约二百两)从王圆箓处换得写经200捆、文书24箱和绢画丝织物5大箱。

此后,西方窃贼强盗接踵而至:法国人伯希和、日本人大谷探险队成员橘瑞超、吉川小一郎、俄国人奥登堡、美国人华尔纳……数万卷文物又陆续流失到十余个国家。

清朝官员这才懂得了敦煌文物的重要价值,但他们考虑的不是如何保护,而是千方百计地窃为己有。一时偷窃成风,敦煌文物流失严重。

1910年,清政府决定将剩余的敦煌文物装满6辆大车运往北京保存。然而,一路隐匿盘剥,移交京师图书馆时只剩了18箱,仅8000多件,是出土时的五分之一,且大多已成残页断篇。

迎来新生

保护迫在眉睫。

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正式成立,著名油画家常书鸿任所长。莫高窟终于结束了无人管理、任人破坏偷盗的历史。

初到敦煌时,石窟的惨象令常书鸿倍感辛酸。他义无反顾地干起了既非艺术又非研究的石窟管理员工作。条件艰苦,同去的一些人先后弃他而去,就连妻子也以去兰州治病为名出走。

一年后,又一次晴天霹雳,教育部命令撤销敦煌艺术研究所,将石窟交给县政府管辖,经费停止拨给。常书鸿的学生们无奈离去,他却选择了坚守。四处求援后,他终于解决了经费、编制等问题。他把自己一生献给了敦煌,被誉为敦煌的守护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敦煌莫高窟,1950年文化部将“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更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并针对莫高窟壁画和彩塑病害、崖体风化和坍塌、风沙侵蚀等严重威胁文物安全的问题,开始了初步抢救性保护。

1954年,文化部特地拨款,在莫高窟第一次安装了电灯,为长期在戈壁深处工作的第一代“莫高人”送去光明;1961年,莫高窟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改革开放后,莫高窟的面貌焕然一新:编制扩大、人才汇聚、条件改善。1987年,莫高窟成为中国第一批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地。

1987年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在敦煌莫高窟召开,这意味着80年前出走的敦煌学已经回归故里。此后,在中国学者辛勤努力下,“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被动局面得以逐渐改变,现在国际学术界已经公认中国是敦煌学研究的中心。

走向未来

今天的莫高窟,凭借科技手段和文化创意“活起来、传开去”,正释放更耀眼的光芒。

在莫高窟15余公里外,有一个形似沙丘、又如流水的土黄色流线型建筑。这是2014年建成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在这里,游客犹如置身飞船,观看球幕电影,感受着数字敦煌的神奇。游客也因此有序分流,有效降低对石窟的不利影响。

这个充满想象力的工程,是樊锦诗1998年起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的17年间做成的一件大事。

“洞子看坏了绝对不行,不让游客看也不行。”为了让莫高窟“延年益寿”,甚至“容颜永驻”,樊锦诗与敦煌研究院的同仁们不断探索。

一方面是对文物本体及其赋存环境的科学保护。

他们在全国率先制订了文物专项保护条例和保护总体规划,让莫高窟有了专项法规的“护身符”。同时,分析研究塑像、壁画的制作材料和病害机理,保护修复了大量彩塑壁画,形成了一整套科学保护规范。比如通过综合防治风沙体系,使莫高窟的风沙减少了75%左右。

另一方面,开拓性地建立数字档案,让莫高窟以数字化的方式“永生”。

他们建立了敦煌石窟数字档案,完成了敦煌石窟135个洞窟的数字化。2016年,“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30个经典洞窟的高清数字图像及虚拟漫游体验节目正式上网;2017年,“数字敦煌”资源库英文版正式开通。全球网友都可登录欣赏石窟内部文物的高清图像,还可以进行VR虚拟现实体验。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表示,今后,要充分发挥敦煌研究院在国际文化遗产领域的重要影响力,继续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促进丝路沿线国家文化资源共享,联合建设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文物保护和文化弘扬基地,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新贡献。

敦煌,再不是地理意义上的敦煌。敦煌,正在成为世界的敦煌。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甘肃日报、敦煌石窟公共网等 整理:岳小乔)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

相关资讯

一眼千年,敦煌莫高窟的前世今生

19日下午,正在甘肃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敦煌莫高窟和敦煌研究院,实地考察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等情况,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习近平一直非常重视历史文物保护。在他看来,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一眼千年,敦煌莫高窟的前世今生

19日下午,正在甘肃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敦煌莫高窟和敦煌研究院,实地考察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等情况,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习近平一直非常重视历史文物保护。在他看来,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一眼千年,敦煌莫高窟的前世今生

19日下午,正在甘肃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敦煌莫高窟和敦煌研究院,实地考察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等情况,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习近平一直非常重视历史文物保护。在他看来,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一眼千年,敦煌莫高窟的前世今生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一眼千年,敦煌莫高窟的前世今生19日下午,正在甘肃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敦煌莫高窟和敦煌研究院,实地考察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等情况,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一眼千年,敦煌莫高窟的前世今生

19日下午,正在甘肃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敦煌莫高窟和敦煌研究院,实地考察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等情况,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习近平一直非常重视历史文物保护。在他看来,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一眼千年,敦煌莫高窟的前世今生

19日下午,正在甘肃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敦煌莫高窟和敦煌研究院,实地考察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等情况,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习近平一直非常重视历史文物保护。在他看来,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一眼千年,敦煌莫高窟的前世今生

19日下午,正在甘肃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敦煌莫高窟和敦煌研究院,实地考察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等情况,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习近平一直非常重视历史文物保护。在他看来,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

跟着习近平学历史:一眼千年,敦煌莫高窟的前世今生

19日下午,正在甘肃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敦煌莫高窟和敦煌研究院,实地考察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等情况,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习近平一直非常重视历史文物保护。在他看来,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一眼千年,敦煌莫高窟的前世今生

19日下午,正在甘肃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敦煌莫高窟和敦煌研究院,实地考察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等情况,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习近平一直非常重视历史文物保护。在他看来,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

这个展览带你领略莫高窟的“前世今生”

新华社兰州12月28日电(记者张玉洁)“觉色敦煌 莫高精神——敦煌石窟艺术展”27日在甘肃省兰州市敦煌艺术馆开幕。展览呈现了有千余年历史的敦煌艺术,讲述了敦煌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历程。敦煌莫高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公元4世纪至14世纪,莫

千年古寺灵隐寺的前世今生!

坐落地:浙江省 杭州市(Hangzhou City , Zhejiang Prov .)结 构:木结构类 型:佛寺建造时间:始建于公元326年灵隐寺始建于东晋 (公元326年),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灵隐寺是著名的江南古刹之一,位于杭州市

探秘灵隐寺的前世今生:一座千年古刹的历史与传说

灵隐寺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侧,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被誉为“中国禅宗发源地之一”和“江南佛教名刹”。据传灵隐寺建于东晋咸和年间(公元326年-334年),创建者为印度僧人慧理。唐朝时期,灵隐寺成为著名的禅宗道场,许多著名的禅师都曾

都江堰的前世今生

【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⑦】光明日报记者 周洪双缘岷山汇流而下,滚滚岷江携沙石巨浪一路翻卷、咆哮着,撞出群山。然而,奔袭到中流,却猛地收住脚,温驯地滑入成都平原,向着沃野良田汩汩而去。“收服”这条狂躁大江的,是都江堰。都江堰水利工程何勃摄/

洪崖洞的前世今生

洪崖洞现已家喻户晓,去年来的时候这个地方就应很多了,今年的声势越来越大,这歌具有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已经成了重庆到访者必须要去的一个地方,这个光怪陆离的震撼夜景神似《千与千寻》的场景哪怕只是看一眼就够了。?因此这里造就了源源不断打卡的人

平潭:见证“海上丝路”的前世今生

一头连着历史,一头面向未来。16日,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福建(平潭)基地暨福建水下考古(平潭)基地正式揭牌,对平潭国际旅游岛、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乃至“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平潭地处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历史上是经东洋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光伏发电资讯网广东茶楼论坛白兰地品牌网无名电影影评网二手车资讯网重庆交友相亲网今日渭南快手直播资讯网湛江头条新闻网雁荡山旅游攻略胡歌影迷网刷卡机品牌网BB霜品牌网废旧物资回收网今日铜陵
甘肃旅游网是甘肃省旅游资讯网站,提供甘肃省内文旅资讯 ,甘肃旅游必去十大景点、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嘉峪关关城、张掖丹霞地质公园、青海甘肃宁夏大环线旅游攻略、旅游景点信息、甘肃青海大环线10日游攻略、青海大环线旅游攻略、甘肃旅游攻略自由行线路攻略等。
甘肃旅游网 22939.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