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味新知 第177期/栏目主理人/ 邵圣懿本栏目由三味工作室承制出品本期导读:魏晋玄学 竹林七贤 飘逸超然四字哥哥 七字弟弟 乱世哀叹佛祖神灵“有限公司” 敦煌石窟— 配合本期节目阅读文章 —01 魏晋风度 小清新今天继续讲《美的历程》,一...
三味新知 第177期
/栏目主理人/ 邵圣懿
本栏目由三味工作室承制出品
本期导读:
魏晋玄学 竹林七贤 飘逸超然
四字哥哥 七字弟弟 乱世哀叹
佛祖神灵“有限公司” 敦煌石窟
— 配合本期节目阅读文章 —
01 魏晋风度 小清新
今天继续讲《美的历程》,一本关于中华文化的必读作品。
上期讲到魏晋时期是儒家思想的一个衰落期,因为汉代把儒学定义为官学,反而把儒学给玩坏了,因此进入魏晋,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思想大解放来了。
哲学上发展出了玄学。这儿必须补充解释一下,魏晋玄学和今天咱们讲的“玄学”是两码事——今天生活里讲的“玄学”基本是迷信的同义词,但是魏晋玄学是摆脱儒家思想束缚之后,转向老庄的一种哲学思想。
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王弼说“玄者,物之极也。”也就是说玄学要追求万事万物的本源。那么根据老庄思想,万物本源就回归“无为”和“自然”了。因此,这种追求自然的状态就是魏晋时期思想的基本底色。相应的,派生出了当时的核心审美,就是清新脱俗的“魏晋风度”。
小清新,听起来挺美好的对吧?尤其是当时的社会精英阶层,就是门阀士族,都追求这种飘逸超然的审美观。比如《世说新语》里形容大书法家王羲之说他“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很带着几分仙风道骨的感觉,李泽厚先生用了一个形容词叫“气韵生动”。魏晋时期,正是在这样古代“小清新”的审美背景下,产生了“竹林七贤”,就是七个超然避世、清静无为的大思想家、大文学家,包括了阮籍、嵇康、刘伶等等,他们都是当时世人景仰的大名士。
02 四言、五言、七言并存
这些魏晋文人,在文化上最大的贡献首先要说文学。两汉时期,文学和经学捆绑在一起,基本失去了艺术属性。到了魏晋时期,文学解放,当时的文人追求的是文字的优美、文体结构的合理,“为文章而文章”,文学终于回归了艺术范畴。由此,诗歌又迎来了一次重大发展。
上期我们说过先秦诗歌的代表《诗经》,它主要是四言诗,也就是四个字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听起来非常有节律性,但也有个问题,四个字的容量太小,每句话表达的意思都太有限了。于是到了两汉,逐渐出现了五言诗的萌芽,就是一句里头五个字。
汉末到魏晋,是五言诗大发展,逐渐成熟的一个时期。比如汉代在民间流散的大量五言诗,到后来在南北朝时期由南梁太子萧统给整理成了《古诗十九首》,后世文学评论家评价这十九首诗是“千古五言之祖”,官方老祖宗定位,重要性不言而喻。“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这都是长久影响后世的名篇。同样在这一时期,七言诗也开始萌芽了。当然,相对五言诗来讲,七言诗的发展和成熟要晚一些,到隋唐才真正会成气候。
总体来说,魏晋时期的诗歌,是四言诗生命力仍存,五言诗逐渐成熟,七言诗开始启蒙,放在历史长河来看就是先秦到隋唐之间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我个人的理解啊。
其实要说明当时四言、五言、七言诗并存的局面,只要把老曹家拿出来就是最好的例子。曹操的四言诗极为出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植是五言诗的名家,作品灿若星河,比如“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曹丕呢,留下了很多五言诗作品,但他也创作了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燕歌行》——“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03 大名士乱世生存手册
这是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大发展,但是遗憾的是当时社会环境非常险恶,充满了战乱杀伐、政治斗争和王朝更迭。这使得当时的文人名士,他们的诗文作品里最主要的调性就是悲叹和哀伤。
而且这些大名士的命运,也是被乱世裹挟。其中有些死于乱世,比如嵇康。嵇康死得特别冤,他有个好朋友叫吕安。吕安的老婆是绝色佳人,结果被吕安的亲哥哥给惦记上了,最终用歹毒的手段迷奸。嵇康仗义执言,为吕安出头,结果因为他这个“竹林七贤”大名士的影响力太大,民怨沸腾,因此让司马昭十分忌惮,这给嵇康反而招来了杀身之祸。嵇康在临刑前留下那句千古哀叹:“《广陵散》于今日绝。”因为嵇康在音乐上也是很有造诣,有一种说法是他创作了名曲《广陵散》。这是嵇康,死于乱世。
另一种名士的命运,是在乱世中忧愤一生,比如同样是“竹林七贤”的阮籍。阮籍看着别的文人们纷纷遇害的悲惨境遇,所以内心非常痛苦。他写的诗都充满了悲愤调性,“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
还有一类文人是彻底避世,寄情于山水,我不跟你玩总行了吧,代表就是陶潜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的世外桃源,我们都学过。另外看他写的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这是彻彻底底的与世隔绝,找到了自己心中的桃花源。但是能像陶潜这样完全用乡野生活来安放灵魂的文人名士,实在是少之又少。
这是魏晋时期的文学,飘逸洒脱的文人风度中诞生了苦痛悲怆的作品。但是当时文学毕竟只属于精英阶层的门阀士族,因为教育仍然是被垄断的。关于这一点,钱穆大师有一段一针见血的解读,说当时门阀士族之所以形成世袭,他们最大的垄断资本其实是书籍。“黄金满籯,不如教子一经”,因为当时书籍很珍贵,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书籍资本”,这就形成了教育世袭的特权。所以相较之下,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是多么幸福,书籍不仅极为丰富,还很便宜,读不下去还有我给你讲,还不要钱,只要你点赞分享一键三连。知识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公平的度量衡。
04 社会动荡 佛教盛行
回到正题,文学是独属于魏晋精英阶层的艺术,那有没有属于更多大众的艺术呢?其实正是在魏晋时期,中国历史上又一次重大的思想变革来了,那就是佛教的兴盛,随之而来的就是宗教文化的大传播,尤其是塑像和绘画艺术。
佛教最早传入中国能往前追溯到西汉,但是宗教大传播的最佳土壤往往是动荡的社会,人们的灵魂无处安放,痛苦的生活需要心灵慰藉。因此佛教在中国,是到了汉末到三国,乃至之后的魏晋才真正的迅速得到了传播。这个和咱们之前讲过的基督教传入罗马帝国的背景,其实非常像。
到了南北朝,随着北魏和南梁先后把佛教定为国教,意味着佛教作为官方意识形态,正式登上中国历史的中心舞台。而且大家注意,南梁是汉人政权,“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北魏他可是鲜卑人的游牧民族政权,可见当时佛教的影响力之大,是跨越了民族和地域的。
05 穿越千年 敦煌莫高窟
说起佛教相关的塑像和绘画,就必须要谈到敦煌莫高窟了。莫高窟最早是在魏晋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开第一窟,断断续续一直延续到了元代,开凿佛窟的历史前后跨越千年。要知道伴随着佛教的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以及每个朝代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现实,不同时期的佛教艺术是有很大区别的,题材、面貌、风度完全不同。所以敦煌莫高窟,可以说是幸运的为我们保存了一座佛教艺术和历史博物馆。在一个地方,咱们就可以穿越千年历史,见证中国宗教文化的发展和变化。
敦煌257窟(北魏)割肉贸鸽
比方说咱们从最早期的北魏石窟看起。当时的壁画,主题基本都是来自印度的佛教故事,像《佛本生经》,因为毕竟刚刚传入中国。里面的故事像割肉贸鸽、舍身饲虎。
“舍身饲虎”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讲的是印度有三个王子一起出游,在一座山下看见了刚出生的小老虎和生产之后奄奄一息的母老虎。最年轻的王子大发慈悲,决定牺牲自己来救老虎。他把两个哥哥支开,自己投身虎口,但是不成想母老虎已经虚弱的吃不了他了。他就决定从山上跳崖自尽,落在母老虎身旁,用自己的鲜血来饲喂老虎,最终用这样的方式救了老虎母子。
莫高窟428窟(北魏) 萨垂那太子舍身饲虎图
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呢?毫无疑问,宣扬的是忍耐痛苦和自我牺牲。这种故事在乱世,往往特别有市场。老百姓听到王公贵胄牺牲自己救老虎的故事,两相对比好像自己生活也没那么糟糕,这故事对他们来说是安慰剂。而统治阶层呢,希望传播这种故事来让老百姓安分守己、安贫乐道,这是他们给老百姓的精神鸦片。所以不管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都愿意传播这种故事。这就是佛教传播最佳的土壤。
那么当时佛像的特点是什么?李泽厚先生说:“那种神情奕奕,飘逸自得,似乎是去尽人间烟火气的风度,表现的恰好是对世间一切的完全超脱。以洞察一切的睿智微笑为特征……”显然佛像体现的就是魏晋风度这种“小清新”审美的理想模板。
莫高窟第259窟(北魏)北壁禅定佛
06 盛唐佛教本土化 分工明确
但是时间往后推移,咱们看看盛唐的洞窟,风格就完全不同了。李泽厚先生说,唐代的佛像是“不再是超然自得、高不可攀的思辨神灵,而是作为管辖世事,可向他请求的权威主宰。”也就是说佛祖逐渐成了大家世俗愿望的心灵寄托。甚至,佛祖神灵的形象和分工都清晰出现了——没错,神灵分工了,这事大家一定深有体会。
莫高窟第45窟(盛唐)佛龛
今天很多人去拜庙礼佛都是带着特殊目的,发财、考试通过、姻缘、求子等等,而在庙里我们会看见各种不同的佛祖、菩萨,分工很清晰。普贤管什么,文殊管什么,观世音、弥勒佛分别管什么等等,每个菩萨都分管不同的“业务条线”,好像一个组织架构清晰的企业。这本书告诉我们,佛祖分工这事向前可以追溯到唐代。
那么当时洞窟壁画的风格也变化了,不再是苦大仇深的印度佛教故事,取而代之的是“净土变”,也就是“极乐世界”的样子。为什么会这样?李泽厚先生说,“这里的佛堂是天上的李唐王朝。”也就是说,宗教开始和世俗生活紧密结合,现实世界的秩序已经被用来定义天宫佛国。这背后就是佛教的本土化,尤其是结合了儒家和道家思想之后,儒释道逐渐同化合流,让当时的中国人可以用一套意识形态和规范来理解万事万物。而社会背景则是当时的生活里,不再需要宗教来救苦救难,“人世间的生活比西方极乐世界对人们更有吸引力,欢歌在今日,人世既天堂。”
莫高窟第220窟(初唐)药师经变中的乐舞供养人
因为时代又改变了,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纷乱,隋朝的铺垫,到唐开始,中华历史又进入了繁盛的大一统帝国时期,丰衣足食。那么相应的,艺术表现也就展现了全新的时代风貌,中国古代史里最灿烂的“盛唐之音”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