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3 15:17:14 | 浏览:6
继故宫博物馆在五一实施有序开放后,澎湃新闻获悉,著名的文化地标——敦煌莫高窟自2020年5月10日起恢复开放。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今晚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敦煌莫高窟自2020年1月24日起暂停开放,这次重新有序开放的背景是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转变,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分级分区精准施策,做好安全有序复工的有关要求,结合莫高窟开放条件和游览特点,经报请省主管部门批准,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决定的,“这次重新开放我们经过了多次充分的考虑,毕竟莫高窟很多洞窟小,所以这次我们开放的是八个相对大型的洞窟,而且对人流等都做出了严格要求。”
五月的敦煌莫高窟
据敦煌研究院今晚发布的公告,疫情防控期间,从5月10日起,只开放敦煌莫高窟洞窟参观,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暂停观影服务;敦煌藏经洞陈列馆、敦煌研究院院史陈列馆、敦煌研究院美术馆、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等场馆暂不开放。莫高窟单日门票预约最大限量调整为总承载量的30%,即门票发售量为1800张/天,达到上限后将停票。莫高窟门票暂不接受旅行社团队预约,团队预约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疫控”期间,只参观八大洞窟
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敦煌研究院自1月24日起对所管辖的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北石窟寺、榆林窟、西千佛洞石窟暂停开放,该院还取消了临近开班的第十一期莫高学堂(成人班)研学活动。在“云游”期间,敦煌莫高窟与华为、腾讯等打造了“云游敦煌”及相关数字探索。
敦煌莫高窟
对于这次重新对外开放,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对澎湃新闻说,“其实之前对防疫工作与敦煌市防疫部门一起做过多次演练,可以说采取了最严格的措施,由于敦煌莫高窟一些洞窟相对较小,对于重新开放我们之前了一直有着较多顾虑,一个大的背景是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转变,甘肃省已多日未出现病例,而且,五一期间故宫博物院重新开放后,形势较好,我们这次重新开放的是八个大窟,无论是面积还是空气流通都较好,而一些面积较小的特窟并不对外开放。”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
赵声良表示,疫情防控期间,莫高窟暂不执行正常门票政策,发售B类“疫控”票,采取只参观八大洞窟的方法,而且限定人数入窟,每组每次不超过十人。
敦煌莫高窟远景
据介绍,此前敦煌研究院下属的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已对外开放,而莫高窟开放后,由于所有游客预约购票前须提前申领“国家防疫信息码”(甘肃省外游客)或“甘肃省健康出行码”(甘肃省内游客)制度,(“健康码”为绿码的游客可预约购票,黄码或红码的游客不可购票),而榆林窟尚未实施网上预约制度,所以此次开放只针对莫高窟,榆林窟尚未对外开放。
敦煌将继续加快数字化进程
“通过这次疫情,敦煌研究院在数字化方面会有更加大的措施与进程。”赵声良对澎湃新闻表示,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敦煌研究院坚决贯彻落实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优化人员、车辆管控流程,并在抖音、微信、微博、网站等平台开启“云游”莫高窟新模式,在防控疫情的同时有序维护日常工作的运转,做到两不误,为防控疫情和丰富民众文化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撑。
敦煌莫高窟数字化效果呈现
前不久敦煌研究院与华为进行的一系列合作探索也卓有成效。《易·系辞上》有言:“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华为河图体现的是古老传说中的河出图智慧与现代科技虚实融合的全新“数字现实”。它的作用就是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相连,将传统的地图服务引入虚拟与现实结合的全新体验,既是一张导航图,也是一张包罗万象的“星河图”。敦煌研究院与华为河图一道,在如何让世界文化遗产“活”起来上进行了创新性尝试,借助河图的强大能力,华为在此次发布的AR地图上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算法、技术优化,对莫高窟进行高精度的扫描和数据采集,通过厘米级的空间识别技术,复制一个与实景相同的虚拟莫高窟空间,将数字敦煌高精度壁画和洞窟三维模型在华为AR地图中与真实景观合二为一,一个崭新的探索敦煌文化的道路也油然而生。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表示:“我们保护文物的目的就是让更多人看到,就是让人看的更多,看的更好,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让洞窟得到更好的保护,在保护好的基础上,让人看的更多,现在通过华为河图技术实现了‘洞内壁画洞外看’让文物走出洞窟来,让我们更加贴近敦煌艺术。”
借助华为AR地图,用户可以从华为P40系列手机上获取实时3D导引与场景解读,比如会有漂浮的花瓣来指引前进路线;使用手机环视周围,就会得到各类信息标识;一些特殊场景,还会出现3D影像,如九色鹿、飞天等,游人可以利用AR拍照功能与之合影;莫高窟各个洞窟的名称以及详细信息都会出现在AR地图中,用户甚至可以参与到虚拟的活动中与之交互,将游览体验升华。
敦煌研究院与华为合作的数字化开启莫高窟虚实融合之旅
据悉,敦煌研究院还将于 5 月 7 日起推出 "莫高学堂 "直播节目,本次 "莫高学堂 "直播节目,将特邀敦煌研究院各领域专家和知名学者共同组成莫高学堂导师团,带领观众了解敦煌的悠久历史与敦煌壁画背后的内涵和意蕴。直播将于 5 月 7 日、5 月 14 日、5 月 18 日、5 月 24 日的 20 时分别推出敦煌石窟的营建、跨越洲际的旅程、敦煌壁画的保护与修复、莫高窟风沙等直播课程。其中,5 月 7 日的首期莫高学堂直播将邀请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王惠民,揭秘敦煌石窟一千余年的营造历程。
附:敦煌莫高窟恢复开放的公告
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转变,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分级分区精准施策,做好安全有序复工的有关要求,结合莫高窟开放条件和游览特点,经报请省主管部门批准,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敦煌莫高窟自2020年5月10日起恢复开放。
为做好莫高窟旅游接待和疫情防控工作,现将具体事宜公告如下:
一、开放时间
二、开放区域及服务调整
1、疫情防控期间,只开放莫高窟洞窟参观,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暂停观影服务;敦煌藏经洞陈列馆、敦煌研究院院史陈列馆、敦煌研究院美术馆、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等场馆暂不开放。
2、莫高窟单日门票预约最大限量调整为总承载量的30%,即门票发售量为1800张/天,达到上限后将停票。
3、莫高窟门票暂不接受旅行社团队预约,团队预约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4、敦煌市区售票点(莫高窟参观咨询预约售票中心)暂不营业,游客须前往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办理门票业务,窗口只支持电子支付,不接受现金付款。
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地址:敦煌市314省道南侧(又见敦煌剧场东侧)。
三、购票方式
1、提前申领“健康码”
所有游客预约购票前须提前申领“国家防疫信息码”(甘肃省外游客)或“甘肃省健康出行码”(甘肃省内游客),“健康码”为绿码的游客可预约购票,黄码或红码的游客不可购票。
2、线上预约
莫高窟实行实名购票制和实名验票准入制,游客可登录莫高窟参观预约网(www.mgk.org.cn)或关注“莫高窟参观预约网”微信公众号,预约10日以内的参观门票。
3、现场换取“购票信息单”
已预约门票的游客,需按照门票预约时间抵达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凭“健康码”及本人有效身份证件现场扫码核验并进行体温测量,核验无误后方可换取“购票信息单”。
四、票型票价
疫情防控期间,莫高窟暂不执行正常门票政策,发售B类“疫控”票,票价190元/人·次(莫高窟门票180元+往返莫高窟交通费10元)。
五、参观流程
1、游客换取“购票信息单”后,需持“购票信息单”及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乘车区通过自动体温复测及扫码验票后乘坐摆渡车。
2、抵达窟区后,以10人为一组配备专职讲解员,参观莫高窟8个开放洞窟。
3、洞窟参观结束后乘坐摆渡车返回。
六、参观须知
1、游客须按照国家文旅部、国家卫健委有关疫情防控要求,配合景区工作人员落实“一进一测实名登记”制度,即验健康码、测体温、登记信息,方可换取“购票信息单”,未携带二代身份证的游客禁止进入。
2、游客参观全程须正确佩戴口罩,按照现场标识和工作人员的引导检票参观,如遇身体不适等异常情况,请及时与工作人员联系并听从工作人员指挥。
3、排队及参观游览时,请自觉与他人保持1.5米以上距离,乘坐景区摆渡车时,请隔位就坐。
4、游客乘坐摆渡车抵达窟区后,须在窟区入口处分组参观,参观结束后从游客返程区有序乘车返回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
5、游客自驾车辆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停车场统一停放,车辆停放时注意保持车距,隔位停放,并主动配合相关检查。
6、疫情防控期间,景区进行流量控制,游客人数达到疫情景区承载量后,景区将进行管控,必要时采取停票措施,请广大游客积极配合,理性选择、错峰旅游。
7、景区提倡有序入园不聚集,文明参观不扎堆,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健康、文明、有序的游览环境。
8、以上内容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上级要求及景区工作需要及时调整,详情请关注莫高窟参观预约网发布的最新公告。
莫高窟参观咨询电话:4008-333-715。
七、优惠政策
在执行莫高窟门票原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自恢复开放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含港澳台地区)医护工作者可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及从业资格证(国家卫生部或省级卫生部门颁发的医师资格证或护士执业证),享受免除莫高窟门票费用的特别优惠。
敦煌研究院
2020年5月7日
继故宫博物馆在五一实施有序开放后,澎湃新闻获悉,著名的文化地标——敦煌莫高窟自2020年5月10日起恢复开放。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今晚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敦煌莫高窟自2020年1月24日起暂停开放,这次重新有序开放的背景是随着全国疫情
继故宫博物馆在五一实施有序开放后,澎湃新闻获悉,著名的文化地标——敦煌莫高窟自2020年5月10日起恢复开放。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今晚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敦煌莫高窟自2020年1月24日起暂停开放,这次重新有序开放的背景是随着全国疫情
近日,一则旅游博主拍摄敦煌莫高窟内文物的视频, 引发关注。视频显示,在某旅游博主个人主页,有三个关于敦煌之行介绍的短视频,其中“敦煌之行(二)”视频的43秒到45秒疑似窟内拍摄画面。有网友很气愤,“说了无数遍洞窟内禁止拍照 ,你怎么还拍。”
前言: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新人博主沙州刺史。从今天开始,我将陆续在今日头条发布敦煌历史文化及敦煌学的科普作品,请大家多多关注。本期是策划栏目“敦煌高僧”系列之一,讲述了莫高窟的最初开凿者僧人乐僔的故事。敦煌高僧系列之一:乐僔 公元366年,前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文章,还可点击右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敦煌:一个让每个中国人迷恋的地方,这里充满了各种传奇。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带领的考察团的工作。1908年,伯希和考察团从新疆进入敦
“鹿踏青川,绘典千年。”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壁画记载了千年历史而国漫作品《九色鹿》的原窟壁画也是莫高窟早期艺术品的代表作其洞窟形制与壁画作品充满着多方文明交汇下的独特风格今晚《闪耀吧!中华文明》跟随发起人陈坤和追光伙伴许丹睿一起解谜敦煌莫高
19世纪初,甘肃敦煌藏经洞的发现震惊了世界,那里有自十六国时期到元代等历代的佛教艺术,有无数的经书经卷壁画佛像,这就是世界上现在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圣地——莫高窟。可惜莫高窟藏经洞刚发现不久就被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等西方探险家骗走了大
来源:新华网新华社兰州7月13日电 题:莫高窟治水记——敦煌莫高窟致力防洪和饮水升级换代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坐落在大泉河畔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受大泉河滋养的同时,也不时受大泉河洪水的侵扰。记者近日在莫高窟采访了解到,这里的防洪标准已
与志同道合之人去打卡中意的地方是美好的,这次的目的地是同行的人选的四川广元,这位友人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很感兴趣,冲着“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李白诗句中《蜀道难》来到广元剑门蜀道剑门关,感受蜀道难,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感
贵州有一个最独特的地标,叫梵净山,听名字就感觉好“佛系”。它有着地球上同纬度保存最完好、最典型的原始森林,也是黔金丝猴唯一的栖息地。就在7月2日,佛系的梵净山终于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成为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如今,贵州
鲁菜是四大菜系之首,而鲁菜的根,则在福山!真正的老烟台人都知道,福山好吃的多,烟台有句老话说“要想吃好饭,围着福山转”。而福山遍布大街小巷的饭店里,都有可能藏龙卧虎。但是直到现在,福山区都没有叫得响的美食街、甚至都没有叫的响的鲁菜品牌,能代
早春的杭州,最值得期待的一株玉兰树,一定是上天竺法喜寺里超过500岁的古玉兰,这是杭州年纪最长的玉兰树。最近一段时间的橙友圈,不少橙友都在关心它的动态,时不时就会传来最新花讯:“今天花苞长出来啦”“今天看到有一两朵快开了”“再过三四天就要开
《怒晴湘西》自开播以来就大火,虽然剧已完结,可热度丝毫不减,毕竟,能等来一部能慰藉广大书粉的剧真的不容易......演员靠谱、演技到位不说,制作真的精良,尤其是取景地,还原度非常高!剧里许多景都是实地拍摄,呈现的效果可以说是甩那些五毛特效好
它,没有天堂寨的俊美磅礴;它,没有马鬃岭的雄伟壮观;它,也没有西茶谷的茶香四溢……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看似默默无闻的景区,经过几年的打磨,终于从3A景区升级到4A景区!它就是——龙津溪地!龙津溪地位于大别山北麓金寨县全军乡,是一方约2210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