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6 13:55:01 | 浏览:42
中新社敦煌6月15日电 (闫姣)石门移开,金光射出,古时敦煌“乐”宴盛景刹那间映入今人眼帘。迈步踏入大型仿真敦煌石窟,壁画中“音乐天书”跃然墙上,居壁画众乐器之首的各类琵琶一一划过。弹琵琶的西域音乐天才白氏,带领众人开启一场千年敦煌乐舞之旅。
15日,“《乐动敦煌》全球首演发布会暨乐动敦煌-文旅产业综合体项目开业仪式”在敦煌市《乐动敦煌》剧场举办。当晚,历时一年建设、一期投资4亿元人民币的该项目正式启用,标志着首座洞窟式沉浸体验剧场“落户”敦煌,全球首部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有了“专属舞台”。
6月15日,“《乐动敦煌》全球首演发布会暨乐动敦煌-文旅产业综合体项目开业仪式”在敦煌市举办。图为《乐动敦煌》大型仿真洞窟剧场。 (甘肃演艺集团供图)
“入场就是藏经洞,分为3个不同洞窟式体验区,在真人与数字影像的虚实交换间呈现一场乐舞盛宴,这是本剧的亮点和创新。”《乐动敦煌》导演张华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该剧对壁画和彩塑进行了二次创作,将原本壁画中的菩萨形象塑造成立体佛像,而有些塑像则置入壁画,如此呈现石窟中的经典内容。
《乐动敦煌》分为《源起妙音》《乐动丝路》《上元踏歌》《盛世华章》四部分,以白氏从西域到中原,被敦煌壁画中音乐世界和神秘乐谱所震撼,从而融合东西方音乐,领悟乐舞真谛的故事为主线,分别演绎西域音乐、中原礼乐、中原俗乐、敦煌音乐。
甘肃演艺集团董事长陈其银表示,该剧开创性地打造了一个“活”的洞窟,通过复刻石窟内藏经洞、佛龛、莲花台、藻井的特色形制,结合从壁画中活化的乐舞盛景,打造一个可看、可听、可游走、可互动的沉浸式洞窟剧场。
6月15日,“《乐动敦煌》全球首演发布会暨乐动敦煌-文旅产业综合体项目开业仪式”在敦煌市举办。图为《乐动敦煌》剧照。 中新社记者 闫姣 摄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洞窟壁画充分保留和展示了古代乐舞的生动场景,不论在乐器品种、数量、表演形式及时间跨度和延续性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乐动敦煌》中包含了从莫高窟挖掘的五弦琵琶、排箫、莲花阮等16种乐器,原创燃灯舞、金刚舞等12支舞蹈。该剧舞蹈编导李冲说,原创舞蹈主要是敦煌乐舞和汉唐舞,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从东北来到敦煌游玩的胡子轩一家人评价该剧,“能同时满足不同年龄段观众的需求,年长者能从中看到厚重历史,孩子们能了解不同民族的音律、舞蹈、服装,是了解敦煌文化的一个窗口。”(完)
翻译
搜索
复制
中新社敦煌6月15日电 (闫姣)石门移开,金光射出,古时敦煌“乐”宴盛景刹那间映入今人眼帘。迈步踏入大型仿真敦煌石窟,壁画中“音乐天书”跃然墙上,居壁画众乐器之首的各类琵琶一一划过。弹琵琶的西域音乐天才白氏,带领众人开启一场千年敦煌乐舞之旅
“鹿踏青川,绘典千年。”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壁画记载了千年历史而国漫作品《九色鹿》的原窟壁画也是莫高窟早期艺术品的代表作其洞窟形制与壁画作品充满着多方文明交汇下的独特风格今晚《闪耀吧!中华文明》跟随发起人陈坤和追光伙伴许丹睿一起解谜敦煌莫高
近日,一则旅游博主拍摄敦煌莫高窟内文物的视频, 引发关注。视频显示,在某旅游博主个人主页,有三个关于敦煌之行介绍的短视频,其中“敦煌之行(二)”视频的43秒到45秒疑似窟内拍摄画面。有网友很气愤,“说了无数遍洞窟内禁止拍照 ,你怎么还拍。”
前言: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新人博主沙州刺史。从今天开始,我将陆续在今日头条发布敦煌历史文化及敦煌学的科普作品,请大家多多关注。本期是策划栏目“敦煌高僧”系列之一,讲述了莫高窟的最初开凿者僧人乐僔的故事。敦煌高僧系列之一:乐僔 公元366年,前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文章,还可点击右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敦煌:一个让每个中国人迷恋的地方,这里充满了各种传奇。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带领的考察团的工作。1908年,伯希和考察团从新疆进入敦
19世纪初,甘肃敦煌藏经洞的发现震惊了世界,那里有自十六国时期到元代等历代的佛教艺术,有无数的经书经卷壁画佛像,这就是世界上现在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圣地——莫高窟。可惜莫高窟藏经洞刚发现不久就被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等西方探险家骗走了大
来源:新华网新华社兰州7月13日电 题:莫高窟治水记——敦煌莫高窟致力防洪和饮水升级换代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坐落在大泉河畔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受大泉河滋养的同时,也不时受大泉河洪水的侵扰。记者近日在莫高窟采访了解到,这里的防洪标准已
作者:闫姣 冯志军 高莹地处茫茫戈壁上的敦煌,一年之中温度最高时可达40多度,而进入莫高窟大型洞窟的修复师却要穿棉袄,戴护膝、护腰才能抵御寒冷。尽管如此,他们还是落下了腿疼、腰疼的“职业病”,这些人被外界称为“面壁人”,他们从孤独中生出喜欢
图为莫高窟九层楼外花红柳绿。 (资料图)王斌银 摄 中新社兰州7月18日电 (记者 冯志军)总投资逾4亿元人民币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供水、电网改造三个重点项目18日在甘肃敦煌集中开工,这将为敦煌研究院建设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
6月15日晚,基于敦煌莫高窟壁画乐舞元素演绎、全球首部洞窟式沉浸体验剧目《乐动敦煌》在敦煌首演。该剧目讲述了西域少年白歆在大唐初年,苦苦追寻并最终在敦煌乐舞壁画中领略到音乐真谛的动人故事。全剧采用全息投影、3D威亚等高科技手段,结合真人演艺
《乐动敦煌》文旅产业综合体正式启用。今天下午,历时一年建设,规划总投资10亿元、一期投资4亿元的《乐动敦煌》文旅产业综合体正式启用,这标志着全球首座洞窟式沉浸体验剧场“落户”敦煌,全球首部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有了“安稳家园”和“专属
资料图为2016年7月,鼓浪屿上的红砖古厝与对面的现代化建筑遥相辉映。 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资料图为2016年7月,鼓浪屿上的红砖古厝与对面的现代化建筑遥相辉映。 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特区40年)探访鼓浪屿:“音乐之岛”又闻琴响 “世
登上鼓浪屿最高处日光岩环视,上百年的红砖红瓦掩映在绿树之中。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主任蔡松荣表示,“在厦门特区四十年发展历程中,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鼓浪屿一直没有成为一个城市更新和开发的区域,而是一直沉淀在时光里慢慢变老。”图为8月28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资料图为2016年7月,鼓浪屿上的红砖古厝与对面的现代化建筑遥相辉映。 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登上鼓浪屿最高处日光岩环视,上百年的红砖红瓦掩映在绿树之中;向东北眺望对面厦门岛可见高楼林立,300米高、极具现代感的建筑世茂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