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3 15:52:20 | 浏览:25
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落雁的由来是王昭君在远嫁前往匈奴的路上,因为想到自己此生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家乡有感而发,拿起琵琶弹奏抒发心中的郁结。
在高空中的大雁被王昭君的琴声吸引了,纷纷闻声而来,雁群看到了王昭君的美貌之后,震惊地忘记了飞翔而掉落下来。由此来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王昭君出生在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父母以务农为生,对当时的女子来说,长大之后能嫁给一个如意郎君,儿女成群,在家相夫教子,就是美满的人生,王昭君也不例外。
王昭君出生和长大的地方,是如今的湖北兴山县,当时一个叫秭归的地方,生长在水流湍急、怪石嶙峋的长江山峡的县城里,能培养出波澜壮阔的胸襟。秭归还出过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屈原。
虽然家境贫寒, 王昭君算是长在各方面比较稳定的时代,当时的汉朝相对辉煌,百姓的日子可以称得上丰衣足食。王昭君的家乡地处偏僻,日子过得清苦,但是也宁静惬意。
但不影响父母对王昭君的疼爱,除了跟随母亲学习手工,王昭君还学习诗书礼乐,虽然出生在小地方,一点不输大家规范的风范。最重要的是王昭君的绝世容颜。
或许正是因为王昭君是受过教育的,她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自己的生活和将来,并不是照单全收。她想走出大山,去领略外面精彩的世界。
王昭君的美貌,让很多公子哥慕名而来,地方的偏僻无法阻挡前来求亲的队伍,想抱得美人归的人络绎不绝地来到王昭君家里,想要一睹绝色美人的风采。
汉元帝刘奭即位后,为了扩充后宫,在民间搜罗美女,一入宫门深似海,入宫这条路,意味着万千家庭的破碎和永别,也许有的人挤破脑袋想进去,可也有很多人在想方设法逃脱。
拥有绝美外表的王昭君,命运开始改写,被选入宫。那年王昭君十七岁,她不知道前面是一条怎样的道路,但是她别无选择。
初入宫的王昭君,在还没有被皇帝宠幸之前,只能住在掖庭,还要干宫女的活,汉元帝面对原有的后宫三千佳丽,和众多新入宫的美女,无法一一亲自遴选。
汉元帝想来一个办法,他让画师把所有的美人全都画出来,通过画像来选择,于是所有人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来讨好画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贿赂画师。
来自民间的很多普通的女子,兜里没钱,也倾其所有,把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拿出来送给画师,画师之手指是决定她们命运的手,画师的笔,是规划她们人生的神来之笔,那还不拼了。
王昭君对自己的长相非常有信心,她不屑和其他人同流合污,更重要的是,她也没有钱来贿赂画师,更没有值钱的宝贝。
王昭君的行为在众人的对比之下,显得格格不入,也引发了画师的不满,出于报复,画师给王昭君作的画不但没有体现出王昭君的美,看起来平凡无奇,甚至还有点丑,就这样王昭君沉没在后宫中的万千女子中。
王昭君因此错过了汉元帝的宠爱,未能进入后宫,一直生活在掖庭,一住就是五年光景,昭君估计以为这辈子就在掖庭度过一生了。
一个人的出现,扭转了局势。当时陈汤他们打败了郅支单于,一战奠定了汉朝的霸主地位,也替匈奴平息了内战,呼韩邪单于再次来到长安求妻联姻,想成为汉元帝的女婿,以此还换取两个民族的和平。
和亲在当时并不是稀奇的事情,呼韩邪单于的要求让性格上的优柔寡断的汉元帝刘奭非常头疼,因为她不想自己的女儿远嫁,可是又无法拒绝呼韩邪单于。
入宫五年的王昭君,不想一生就困在这深宫之中,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她做一个大胆的决定,解决了汉元帝的燃眉之急。王昭君自告奋勇替公主远嫁匈奴。
王昭君挺身而出,让汉元帝非常高兴,即刻召见王昭君。当汉元帝看到王昭君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惊讶得合不拢嘴,他无法相信世间竟有如此美的女子,而且就在自己的后宫。
汉元帝恼羞成怒杀了画师,可也改变不了王昭君即将成为呼韩邪单于女人的事实,无奈之下只能忍痛割爱,就这样王昭君跟随队伍前往匈奴,踏上了一条改变自己命运,也改变民族命运的“康庄大道”。
王昭君出塞路上因为离别故土一次次回望长安,驶向茫茫大漠引发的故事,是“落雁”的出处。
1.王昭君在匈奴
王昭君到达匈奴后,呼韩邪单于对她非常敬重,封她为“宁胡阏氏”,也就是匈奴的皇后,王昭君也跟随着丈夫开启了异国他乡的游牧生活。
王昭君很快适应在匈奴的日子,聪慧的王昭君不仅把呼韩邪单于的“家室”打理的井井有条,把中原民族的文化与生活习性分享给了匈奴人民,这个汉人皇后也深受匈奴人民的喜爱。
呼韩邪单于在汉朝的帮助下,结束了匈奴长达二十多年的分裂局面,让百姓过上了稳定和相对富足的生活,这其中不乏王昭君对呼韩邪单于的支持。
另外,呼韩邪单于在王昭君的影响下,推动了汉朝在北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领导权,这是塞北地区与中原统一的新局面,匈奴与汉朝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了更深入的交流,开启两个民族合作的新画面。
一年以后,王昭君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儿子伊屠知牙师,日子过得充实而且美满,对王昭君来说,出塞是人生的一个赌注,在当下来说,她赌对了。
只是好景不长,三年之后,呼韩邪单于因为生病去世。这个带着王昭君来到大漠的男子,永远地离开了她。可是留给王昭君伤心难过的时间并不多。
2.王昭君的第二次婚姻
匈奴有一个习俗,女子在丈夫死后,为了不脱离夫家这个氏族共同体,要嫁给丈夫的兄弟或者是儿子,这个习俗对于汉朝民族来说,是匪夷所思的,也是荒唐的。
正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王昭君只能入乡随俗,哪怕心里一万个不愿意,她也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
王昭君就这样跟自己的继子复株累成了夫妻,复株累对王昭君也算宠爱和尊敬,王昭君为复株累生了两个孩子,原本以为生活就这样,细水长流。奈何,命运终究对王昭君太无情。
在王昭君嫁给复株累的十一年后,复株累去世了。按照匈奴的习俗,她要嫁给下一个继任者。
完成了历史使命的王昭君选择上书给汉朝皇帝,她希望皇帝能够恩准她回到家乡,以解对故土的思念,另外,她也可以不用再开启下一段畸形的婚姻。对匈奴的女子来说,也许这是习以为常的,可是对王昭君来说,是伤害,也是极限的挑战。
然而王昭君等来的是绝望,当时汉朝的皇帝汉成帝拒绝了王昭君的回乡申请,那意味着王昭君要嫁给复株累的弟弟。
连续失去了两个丈夫的王昭君已经伤心欲绝,可她没有时间悲伤,因为在等待她的是第三段婚姻,这从一个土生土长的汉朝女子来说,是心灵上的折磨。
两年后,33岁的王昭君病逝,一代美人,最好的年华,没有繁花似锦,就此落幕,让人唏嘘不已。王昭君最终客死异乡,也没能再回自己的祖国,落叶不能归根,死后被埋在阴山与黄河之间。
王昭君是伟大的,她为边塞的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仅让两个民族的人民免受战火之苦,双方的交流也带动了两个民族的发展,尤其是落后的游牧民族向先进的中原文化的学习与效仿,王昭君开了一个好头。
王昭也被后人评为爱国主义题材的典范。
3.匈奴人民对昭君的爱戴
匈奴人民是热爱王昭君的,在王昭君的葬礼上,有人用刀划花自己的脸,有人甚至割自己的耳朵,以此来表达对王昭君的认可和尊敬,甚至还有人挖了自己的眼珠,画面让人不忍直视。
这是匈奴的习俗,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死者的思念与尊敬,如果参加丧礼的人对自己的伤害越深,可见死者的社会地位之高和受人尊敬的程度。
可怕的陋习和可贵的人心,可见王昭君在匈奴人民心中的分量,在莫高窟的一幅壁画中呈现得淋漓尽致。其中都是各国王子的举哀图,还原了当时的历史画面,非常珍贵。
王昭君的一生是悲惨的,虽有惊世的容颜,没无法给她带来理想的生活,远嫁大漠的她,一生是孤独的,也是可敬的。
王昭君的一生也是伟大的,奉献给了大漠,奉献给边塞和平,奉献汉族与匈奴之间的长治久安。
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落雁的由来是王昭君在远嫁前往匈奴的路上,因为想到自己此生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家乡有感而发,拿起琵琶弹奏抒发心中的郁结。在高空中的大雁被王昭君的琴声吸引了,纷纷闻声而来,雁群看到了王昭君的美貌之后,震惊地
来源:新民晚报 上海的刘老伯终身未婚,无儿无女他于2018年去世留下一套房产在此之前他的父母、三位兄弟姐妹均已离世 为了这套房子的分配问题 刘老伯的外甥、外甥女外甥女婿、外甥媳妇等7人 将刘老伯的侄女朱女士 起诉至上海浦东法院在这起官司开打
近日,一则旅游博主拍摄敦煌莫高窟内文物的视频, 引发关注。视频显示,在某旅游博主个人主页,有三个关于敦煌之行介绍的短视频,其中“敦煌之行(二)”视频的43秒到45秒疑似窟内拍摄画面。有网友很气愤,“说了无数遍洞窟内禁止拍照 ,你怎么还拍。”
前言: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新人博主沙州刺史。从今天开始,我将陆续在今日头条发布敦煌历史文化及敦煌学的科普作品,请大家多多关注。本期是策划栏目“敦煌高僧”系列之一,讲述了莫高窟的最初开凿者僧人乐僔的故事。敦煌高僧系列之一:乐僔 公元366年,前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文章,还可点击右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敦煌:一个让每个中国人迷恋的地方,这里充满了各种传奇。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带领的考察团的工作。1908年,伯希和考察团从新疆进入敦
“鹿踏青川,绘典千年。”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壁画记载了千年历史而国漫作品《九色鹿》的原窟壁画也是莫高窟早期艺术品的代表作其洞窟形制与壁画作品充满着多方文明交汇下的独特风格今晚《闪耀吧!中华文明》跟随发起人陈坤和追光伙伴许丹睿一起解谜敦煌莫高
19世纪初,甘肃敦煌藏经洞的发现震惊了世界,那里有自十六国时期到元代等历代的佛教艺术,有无数的经书经卷壁画佛像,这就是世界上现在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圣地——莫高窟。可惜莫高窟藏经洞刚发现不久就被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等西方探险家骗走了大
来源:新华网新华社兰州7月13日电 题:莫高窟治水记——敦煌莫高窟致力防洪和饮水升级换代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坐落在大泉河畔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受大泉河滋养的同时,也不时受大泉河洪水的侵扰。记者近日在莫高窟采访了解到,这里的防洪标准已
【文化丝路】文明的坐标|“文化艺术圣殿”莫高窟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等历代的兴建,共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
【网聚青春的声音】作者:张兆莉(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博士生)4月18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敦煌研究院与腾讯联合打造的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正式上线。“数字藏经洞”以精美的画面、超拟真的场景、沉浸式的互动体验,让广大用户可以“随时随
导读 《CD精读》是我们推出的一档语言学习栏目,选择China Daily报纸中好玩、有趣、热点的文章,邀请专业老师进行精讲。每周一期,干货满满!▲前秦时期,一位德行高超的名僧西游途经敦煌,见千佛闪耀,心有所悟,于是凿下第一个石窟。此后的
高窟第96窟九层楼外景涅槃窟—莫高窟第158窟(中唐)莫高窟第249窟(西魏)莫高窟第45窟 大势至菩萨(盛唐) 中心塔柱窟—莫高窟第254窟 (北魏)南大像窟—莫高窟第130窟(盛唐)莫高窟第257窟《鹿王本生图》(局部)(北魏)莫高窟俗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宝库,至今保留着众多洞窟,本系列以高清的图像,记录敦煌莫高窟最经典的壁画与彩塑作品,领略敦煌壁画独到的艺术之美,深入了解敦煌石窟的历史文化与艺术成就。体验敦煌石窟艺术创作者高超的技艺与匠心。传播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