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向来就不缺乏奇珍异宝,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总是会给我们出其不意的惊喜,我们不经感叹老祖宗们的聪明才智,感叹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敦煌莫高窟,就像国外的维纳斯雕像一样,从它显世的那一刻起,就...
在中国,向来就不缺乏奇珍异宝,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总是会给我们出其不意的惊喜,我们不经感叹老祖宗们的聪明才智,感叹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敦煌莫高窟,就像国外的维纳斯雕像一样,从它显世的那一刻起,就万众瞩目,作为一个中国人,拥有它,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一件事啊!不过,可能你对它还停留在只闻其名,不知其详的状态,今天,君君带你走近它,让你爱上它。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千米,建于十六国时期,相传,前秦建元二年(366年),有一个僧人,名乐尊,他云游至敦煌鸣沙山,忽然看到前方金光闪耀,如现万佛,因此认定此地定为圣地,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用于修行、弘法。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最终形成了巨大的规模,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人们把它称为"东方卢浮宫"。
关于它的名字,起初它叫做"漠高窟",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成了"莫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不过佛家人认为,"莫"是没有的意思,"莫高窟"也就是指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虽然莫高窟的外部朴实无华,只有寥寥树影,甚至经常是漫天黄沙,但洞窟内的奇景,令人震撼,这一千多年前的匠人手艺让现代人都啧啧称奇,精美绝伦的佛像,逸然洒脱的飞天,甚至脚下的莲花方砖都是千年的宝贝……人们轻轻地走在这佛教宝窟内,感受它千年的风霜。
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筑、彩塑、绘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系统反应了北魏、隋、唐等十多个朝代的艺术风格。它开凿在砾岩上,除南北大像是依山而建的石胎泥塑外,其余多为木架结构。它南北绵延约1600米,高约50米,上下5层,布满了洞窟。其中,南区是礼佛活动的场所,北区是僧侣修行、居住、瘗(yì)埋(一种意思是祭礼之一,另一种意思是指埋葬)的场所。
敦煌莫高窟,从它开凿的那一刻,经历史变迁,随着丝绸之路逐渐繁荣,后经历衰败、摧残,又经历世人的努力,重现光明,一直到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再一次扬眉吐气。
敦煌莫高窟作为世界瑰宝,每一处都令人垂涎,最有名的例如第96号洞窟,窟前的建筑为九层楼,人们习惯上称"九层楼"。此窟开凿于初唐,窟内的大佛高35.5米,两膝间宽度为12米,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这尊大佛是佛国三世中的"未来佛"弥勒佛,即释迦牟尼的"接班人"。
第16-17洞窟,16窟建于唐大中年至咸通(851-867)间,俗称"三层楼",在1906年修建,修建时发现了16窟甬道北侧有一藏经洞,后编号为第17窟,三层楼也是为数不多的窟中窟。在十一世纪中,由于战乱等原因,大量的佛经、佛画、法器以及其它宗教、社会文书等五万件秘藏于此。不幸的是,有一些流失于海外,如今藏经洞的陈列馆里,陈列着跟藏经洞有关的文物,包括一些流失海外的敦煌遗书和绘画的复制品。
莫高窟地处沙漠干旱的恶劣环境中,风蚀和沙尘危害严重,窟内的壁画正在迅速恶化,为了保护莫高窟,每一个洞都加上了厚实的大门,阻止风霜雨雪,大门是锁上的,配备钥匙的讲解员导游带领游客参观完会及时锁上大门。
(来源:进藏攻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