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3 14:13:40 | 浏览:29
敦煌古称瓜州,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处,四面被沙漠包围着,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中科院寒旱所研究表明,敦煌是中国最干旱的地方,当地年平均降水量约39.9毫米,蒸发量达2486毫米,局地年均降雨量仅有10毫米,故被称为中国旱极。
你是否知道莫高窟究竟多伟大,能让世界都能为之震惊,让无数人甘愿为之奉献?
我们现在提到敦煌,感觉很平常,一个普通的城市而已。
然而你不曾知道,敦煌曾是是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的咽喉之地。
在汉代,敦煌是西大门,向东可通往长安、洛阳,继续向东延伸,可到朝鲜半岛、日本列岛。
向西经过新疆的南北两道,翻过帕米尔高原,可到中亚。
再往南走,可以到印度。再往西走,可以到伊朗,古代叫波斯,再往前走,就到了两河流域地区。
再往前走,就到了叙利亚,乃至地中海、古希腊和古埃及。
从敦煌,向北越过戈壁沙漠,沿天山北麓西行,进入草原丝绸之路。
那时的敦煌,商贸往来门庭若市,熙熙攘攘。
古时候的敦煌到底有多繁华?
著名敦煌学者王惠民老师曾如此形容:“古代敦煌就像现代的深圳一样”。
正是通过敦煌,西出玉门关、阳关,进行贸易活动,才有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也才造就出了敦煌这个交通枢纽,军事重镇。
这样的历史背景,出现了莫高窟,也是历史的机缘。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
转到鸣沙山的东麓,远远望见南北长约1600米崖壁上,上下九层布满了洞窟。
郭沫若先生题写的“莫高窟”三个金黄大字,镶嵌在蓝底的牌匾中,在蓝蓝的天空下,庄严静穆。
莫高窟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即公元366年,后经历代增修。
今存洞窟492个,彩塑雕像2415尊,壁画45000平方米。
洞窟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是莫高窟的主体,为僧侣们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有487个洞窟,均有壁画或塑像。
北区有248个洞窟,其中只有5个存在壁画或塑像,其它洞窟均为僧侣修行、居住和死亡后掩埋的场所,有土炕、灶炕、烟道、壁龛、台灯等生活设施。
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
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涅磐窟等。
各窟大小相差甚远,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
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乐僔法师在鸣沙山东麓执锤开山,被誉为“莫高窟创始人”。
此后,莫高窟的开窟造像兴盛起来,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10个朝代,长达1000年时间内,人们在鸣沙山东麓,密密麻麻地开凿了各种洞窟。
元朝时,蒙古统治着信奉佛教密宗,这一时期开凿的石窟均带有密宗色彩。
此后,由于丝绸之路渐于沉寂,敦煌失去了其重要地位,石窟的开凿也趋于停止,基本保存了原貌。
穿越历史的烟云,回到上个世纪初。
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1900年6月22日),来自湖北麻城的道士王圆箓在清理莫高窟第16窟的积沙时,意外发现一个隐藏的小洞窟。
这个小洞窟内密密匝匝地堆满了成捆的经卷、文书、绣画、法器,从地面垒到屋顶。
这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敦煌藏经洞,现在编号为莫高窟第17号洞窟。
第17号洞窟内藏有4世纪至14世纪的历代文物6万多件,这是20世纪初中国考古学上的一次重大发现,震惊了世界,此后又由此发展出著名的敦煌学。
从藏经洞中出土的文献约在五万件以上,其中百分之九十左右是佛教典籍,还有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其它宗教的典籍,以及官府文书、四部书、社会经济文书、文学作品等大量世俗文书。
文献中除大量汉文写本经卷外,也有藏文、西夏文、于阗文、梵文、回鹘文、粟特文、突厥文、龟兹文、婆罗谜文、希伯来文等多种古文字写本。
除了文献之外,还有若干铜佛、法器、幡、幢、绢纸画、壁画粉本等物。
然而,王道士对这批5至11世纪文物的价值一无所知。
这些文物却被来自西方的考古学家和探险者眼红惦记上。
他们以欺骗、抢夺等诸种手段获得了大量珍贵典籍和壁画,严重损伤了莫高窟和敦煌艺术的完整性。
于是,一系列强盗来到这里,把这个深藏千年的洞穴打开,直至几乎将里面的东西盗窃殆尽。
1905年10月,俄人奥勃鲁切夫从内蒙古黑城遗址挖掘之后,赶至莫高窟,以五十根硬脂蜡烛为诱饵,换得藏经洞写本两大捆。其中既有几个朝代的中文手稿,也有蒙文、藏文、梵文、突厥文、回鹘文、婆罗谜文手稿。这是藏经洞文书流失于外国人的开始。
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巧名布施,以白银一百八十两哄骗王圆箓,获取经卷、印本、古籍二十四箱,佛画、织绣品等五箱。
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以白银五百两,获取写本、印本、文书、绢画等六千卷,并首次系统拍摄莫高窟照片数百张。由于伯希和通晓汉文,他获取了藏经洞中学术价值最高的经卷写本和绢本、纸本绘画,目前保存在法国国家图书馆和吉美博物馆。
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来到莫高窟,用银五百两,再次从王圆箓手中获取经卷约六百件。斯坦因两次获取藏经洞文物共计万余件。
1914年,俄国奥登堡考察团在莫高窟停驻五个多月,测绘大部分洞窟的平剖面图,临摹绘画数百张,拍摄照片约三千张,还剥走了一些壁画,拿走多身彩塑,带走莫高窟南北区清理发掘出的各类文物一万余件,加上在敦煌当地收购大批文物和各类绘画、经卷文书二百余件,装满了几大车。
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至莫高窟,在藏经洞文书已被瓜分殆尽的情况下,用化学胶水剥取壁画二十余幅,以白银七十两,获取盛唐彩塑一尊。1925年,华尔纳又一次组织考察队至敦煌,因敦煌民众的反对和官方阻止,大规模盗剥壁画的阴谋才告破灭。
百年前最痛心一幕,至今回溯起来仍令人心痛不已。一个巨大的中华文明的宝库竟遭如此毒手,令今人望而垂泪。
如今,敦煌文物保护机构也采取了不少保护措施,如严禁拍照、限制人流、监控石窟内温湿度,以及在石窟外建博物馆,用原样仿造品和数字技术满足游客参观需求等等。
1600多年过去了,莫高窟的阳光依然灿烂辉煌,鸣沙山依然峥嵘突兀,河依然静静流淌,九层楼在阳光的照射下依然熠熠生辉。
莫高窟那些曾经的辉煌,留给我们无穷无尽的思念。
(来源:纳兰小鱼)
1.中国的卢浮宫 1600年前的辉煌▼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沿古丝绸之路,会看见一座盛名赫赫的鸣沙山。转到山的东麓,远远望见南北长约1600米崖壁上布满了洞窟。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放眼四外,此处南枕祁连,襟带西域,前有阳
▲莫高窟壁画中的“大佛光之寺”大唐,中国人魂牵梦萦的一个朝代。它的开放与包容,它的气魄与胸襟,它的繁盛与荣光,于历史岁月中熠熠生辉!寻踪千年前的大唐辉煌,再睹盛世下的唐代木构,成为了每个古建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愿望。梁思成林徽因两位先生怀着“国
敦煌,这个留存在大西北上千年的天然博物馆,至今仍然通过这些遗留下来的敦煌壁画们在茫茫沙漠中讲诉着千年的故事。而这些精美的敦煌壁画到底具体在讲什么呢?这便是我们这篇文章要聊到的。✦正如我们第一篇视频里所讲的:敦煌莫高窟的一些洞窟的并不是用来居
敦煌古称瓜州,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处,四面被沙漠包围着,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科院寒旱所研究表明,敦煌是中国最干旱的地方,当地年平均降水量约39.9毫米,蒸发量达2486毫米,局地年均降雨量仅有10毫米,故被称为中国旱
莫高窟壁画中的“大佛光之寺”大唐,中国人魂牵梦萦的一个朝代。它的开放与包容,它的气魄与胸襟,它的繁盛与荣光,于历史岁月中熠熠生辉!寻踪千年前的大唐辉煌,再睹盛世下的唐代木构,成为了每个古建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愿望。梁思成林徽因两位先生怀着“国内
截止2021年年底,中国共有56处世界文化遗产。在这些众多的文化遗产中,有一处极其特殊而神秘,甚至因此而衍生出一门专门研究它的学科。它就是莫高窟。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很多人肯定都听说过,但未必去过
近日,一则旅游博主拍摄敦煌莫高窟内文物的视频, 引发关注。视频显示,在某旅游博主个人主页,有三个关于敦煌之行介绍的短视频,其中“敦煌之行(二)”视频的43秒到45秒疑似窟内拍摄画面。有网友很气愤,“说了无数遍洞窟内禁止拍照 ,你怎么还拍。”
前言: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新人博主沙州刺史。从今天开始,我将陆续在今日头条发布敦煌历史文化及敦煌学的科普作品,请大家多多关注。本期是策划栏目“敦煌高僧”系列之一,讲述了莫高窟的最初开凿者僧人乐僔的故事。敦煌高僧系列之一:乐僔 公元366年,前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文章,还可点击右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敦煌:一个让每个中国人迷恋的地方,这里充满了各种传奇。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带领的考察团的工作。1908年,伯希和考察团从新疆进入敦
“鹿踏青川,绘典千年。”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壁画记载了千年历史而国漫作品《九色鹿》的原窟壁画也是莫高窟早期艺术品的代表作其洞窟形制与壁画作品充满着多方文明交汇下的独特风格今晚《闪耀吧!中华文明》跟随发起人陈坤和追光伙伴许丹睿一起解谜敦煌莫高
19世纪初,甘肃敦煌藏经洞的发现震惊了世界,那里有自十六国时期到元代等历代的佛教艺术,有无数的经书经卷壁画佛像,这就是世界上现在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圣地——莫高窟。可惜莫高窟藏经洞刚发现不久就被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等西方探险家骗走了大
来源:新华网新华社兰州7月13日电 题:莫高窟治水记——敦煌莫高窟致力防洪和饮水升级换代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坐落在大泉河畔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受大泉河滋养的同时,也不时受大泉河洪水的侵扰。记者近日在莫高窟采访了解到,这里的防洪标准已
鼓浪屿是钢琴之岛、世界建筑博览是碧波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我们厦门人的骄傲!来厦门玩的游客,十有八九会去鼓浪屿。如果要问厦门的标志性景点,大部分人也会先提它!每天码头人潮涌动、船来船往,就能看出鼓浪屿有多火……提到鼓浪屿,你想到什么?日光岩
一个皇帝赐名的地方 一方原生野性的山水一脉厚重辉煌的历史 一座古韵犹存的明城只要你想 |就能到达▷ 寻状元故里步峡谷寨下 ◀“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沫若笔下的天街 正如华灯初上的泰宁穿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