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是在高中时候最喜欢读的一本书,没有之一,尤其是《莫高窟》这一篇记忆尤为深刻,为此还写了许多读后感,备受老师的喜爱。如今已近不惑之年,再读它的时候心境大有不同。学生时代读它更多的是被优美的文字吸引,一字一句镌刻出气势恢宏...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是在高中时候最喜欢读的一本书,没有之一,尤其是《莫高窟》这一篇记忆尤为深刻,为此还写了许多读后感,备受老师的喜爱。如今已近不惑之年,再读它的时候心境大有不同。学生时代读它更多的是被优美的文字吸引,一字一句镌刻出气势恢宏的画面感尤为清冽,明快油画般的语言文字将敦煌壁画一点点的描述,一点点的展现在后人眼前。所以那个时候更多的是被文字吸引,有人说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大多是华丽辞藻的堆砌,华而不实,但我却尤为喜欢,喜欢跟随他的笔触在字里行间游历大半个中国,是恢弘气势也罢,是残垣断壁也好,是静置两千年的都江堰,还是江南淅沥的小雨......每一篇都喜欢,每一帧都向往,想身临其境的去看看,去抚摸一下。然后学生时代的喜欢总归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物力去支撑自己远行,再后来就慢慢的搁置了。
而今再读一遍却又是另一番风景了,心境不同,所需的环境也就不同了,当夜幕降临,一切归于宁静,泡一壶茗茶,点一盏青灯,一个人独自翻开这本书,一篇一篇一字一字,再一次涌入脑海的不再是单纯的画面,更多的是文人,是历史,是厚重的文化。余先生说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多年的历史,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文化,是的,确实一千多年的文化。《莫高窟》年龄最高的已经一千六百多岁了,从最早的描绘着血腥的苦难甘于舍身的菩萨到魏晋南北朝青褐的色泽豪迈的笔触所展现的方达之风再到扬眉吐气般欢乐的唐朝,每一幅都栩栩如生。大唐盛世的雕像风姿无限,神采飞扬,眉眼嘴角都洋溢着笑意,连衣褶薄襞都流泻的像音乐一般。“安史之乱”后渐渐有了悲壮的意志,虽有热闹的场景却也略显单调,壁画的内容越来越世俗,佛教点题材也变成了现实的写生。
宋代的壁画渐渐有了冷漠的贫乏,很难想象一个有着苏东坡,王安石,司马光,朱熹,陆游,李清照,辛弃疾的众多文豪的时代会是这样的场景,也许是与政治纷争有关,大大小小的纷争使文化之气受阻,边远之地只能消耗荒凉。元朝的壁画题材不再附着于现实生活,这应该与民族之间的征战与较量有关,蒙古文化与藏族文化体现的多一点,反观中原文化就没有这么明显了。历史的车轮偕裹着破碎的文化艰难的前行,列强的入侵使很多壁画佛像被污染,被剥离,被偷盗,被带走,世界觊觎中国的文化并破坏着中国的文化,人去楼空之际留下了支离破碎的莫高窟独在黄沙里哀叹!
如果没有引领人的介绍,我们很难从一幅壁画,一尊雕像,一座建筑中去思考它们存在的意义,去感受它们身上所承载的那段深沉厚重的历史,但当有人一点一滴的给这些古物做了注释,注入了灵魂,我们才能深切的体会到文化的历程。余先生就是这个将厚重的历史叠加在历经沧桑古迹上的人。读《莫高窟》读的是历史演变,附着于政治之上的文化展现。有时我在想,简短一生,悲欢离合也好,千里共婵娟也罢,再高的伟绩,再强的能力在时间面前终将烟消云散,被历史的风沙掩盖。历史会一层一层的积累沉淀,一点点的淹没最终被新的历史所取代,我们不在那个年代,不能当政于朝纲,不能去阻止列强的侵夺,使莫高窟避免一场浩劫。那就在精神上去追溯历史,生活中把握当下好好活着,做一个文明爱国之人,做一个能把历史讲给后人听的人,历史不会也不能被遗忘,吾辈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