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黑历史”:为何外国战俘在此大肆破坏?

时间:2022-09-06 22:11:03 | 浏览:2855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一批沙皇时代的旧军人不甘心失败,与新政权展开了殊死的较量。在红军的强力征剿下,白军节节败退,最后在其国内无立足之地了,只好越境进入中国。一时间,中国西北狼烟滚滚,白俄军人形同匪寇,攻城略地,杀人越货,无恶不作,很令中国政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一批沙皇时代的旧军人不甘心失败,与新政权展开了殊死的较量。在红军的强力征剿下,白军节节败退,最后在其国内无立足之地了,只好越境进入中国。一时间,中国西北狼烟滚滚,白俄军人形同匪寇,攻城略地,杀人越货,无恶不作,很令中国政府头痛。

其中,较有战斗力的一股悍匪,是由白俄将军阿连阔夫统率的4000多人。虽为红军手下败将,且屡遭重创,但这股白军装备精良,很多人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富有战斗经验。他们进入中国,啸聚新疆,安营扎寨,横行无忌,根本不把中国政府放在眼中。

中国政府几经交涉,苏俄政府颁发特赦令,允许白军官兵缴械投降,回国谋生。阿连阔夫手下3500多人相继回国,但他本人带领500多死硬分子冥顽不灵,拒绝回国,继续以新疆为基地袭扰苏俄。

▲民国初年的莫高窟

1921年6月11日,阿连阔夫所部白军近500名,由新疆方面派出的118名骑兵押送,抵达敦煌。甘肃省长派出专员吕季贤、翻译陆春林、肃防支队司令杜清楷前往敦煌,与敦煌县知事陆恩泰商议,竟然作出了一个十分愚蠢的决定,将所有白军全部安置在距县城50里的莫高窟中,以免威胁敦煌的治安。

由此,莫高窟竟成了白军残部的收容所。新疆负责押送的那一百多名骑兵不走了,与杜清楷所部一营步兵一道,就近驻扎,轮流监视白军。虽然在莫高窟外面贴出了通告,提出包括严禁白军官兵损坏莫高窟文物等要求,但根本无法落实。莫高窟随即成为白军残部的大本营。

这些白军官兵在莫高窟安心驻扎下来了,而且一住就是5个月。这5个月中,莫高窟遭到了灭顶之灾,惨遭蹂躏和破坏。离乡背井、连年征战的白俄,心理极度扭曲。他们将洞窟和寺院中的木质门窗、匾对尽行拆卸,刀砍斧劈,当成烧火的木柴。他们还毫不顾惜地在洞窟内架锅、生火、做饭。莫高窟内的很多壁画被烟熏火燎得面目全非,无法辨认。

▲新疆谘议局旧照

更令人愤怒的是,这些形同丧家之犬的白俄,将潦倒绝望、几近疯狂的心情全发泄到壁画与塑像上,对大量泥塑断手凿目,挖心掏腹,对壁画则胡乱涂抹,乱刻乱描,肆意破坏,在莫高窟的绝世珍宝上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耻辱印痕。

1921年11月,甘肃省长公署决定,自筹资金,将盘踞在敦煌莫高窟的白俄分批遣送出境。截至1922年3月,最后一批白俄离开了敦煌,有些前往上海、天津,有些前往兰州等地,继续赖在中国不走。

至于白俄头目阿连阔夫,则被送至兰州阿干镇羊寨村居住。此人光杆司令一个,但仍贼心不死,暗中联络旧部,随时准备卷土重来。甘肃省署被他伤透了脑筋,无可奈何。还是他的老对手、新疆都督杨增新有办法。杨增新派外交特派员张绍伯乘都督的专车,也是新疆唯一的一辆福特汽车,前来迎接阿连阔夫前往迪化“叙旧”。

到了迪化,就将阿连阔夫送往县衙门软禁起来。阿连阔夫一看自投罗网,中了杨增新的圈套了,自然愤愤不平。一开始,大吵大闹,弄得鸡犬不宁。

杨增新一看这么闹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美人计”。他打发亲信张家魁找来迪化的两个名妓,一个叫杨筱红,另一个叫杜金贵,让她们轮番上阵,软化阿连阔夫。万万没想到,阿连阔夫行伍出身,不近女色,坐怀不乱,就是不上钩。直接导致两个名妓砸了牌子,从此未在迪化露面。

张家魁向杨增新汇报:“这个人不得了,软硬不吃,他的部队都不在了,他一个人,照样起操,五更天就起来做体操。”杨增新又生一计,让张家魁每天给阿连阔夫泡茶时,先在茶叶中掺些大烟灰,让他慢慢喝,等上瘾了,再加大剂量,熬点儿大烟膏,弄到茶叶中,不怕他不完蛋。

就这样,两三个月工夫,阿连阔夫就离不开大烟了,萎靡不振,精神和身体彻底垮掉了。1927年,阿连阔夫被引渡回苏联,苏联军事法庭判处其死刑,执行枪决。一代枭雄,就此结束了罪恶的生命。


来源|扬子晚报

相关资讯

八座敦煌洞窟“搬到了”北京,再现莫高窟神韵

澎湃新闻记者 陆林汉 综合报道8月29日,“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对外开放。澎湃新闻了解到,展览从“经典敦煌艺术”“藏经洞专题”“1940年以来的敦煌艺术手法与精神”三大主题出发,展出复制洞窟8座,文物、临本、现当

雪落敦煌莫高窟

11月28日,丝路名城甘肃敦煌迎来降雪天气,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银装素裹。 王嘉奇 摄图为银装素裹的莫高窟。 王嘉奇 摄 图为莫高窟雪景。 王嘉奇 摄 莫高窟周围一片白色。 王嘉奇 摄 图为莫高窟雪后景色。 王嘉奇 摄 图为莫高窟雪后景色。

【联动宣传】敦煌莫高窟:提供多元服务和产品 提升游客参观体验

编者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8月13日给安徽黄山风景区工作人员李培生、胡晓春回信,对他们继续发挥“中国好人”榜样作用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在回信中说,你们长年在山崖间清洁环境,日复一日呵护着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敦煌莫高窟,背后藏着怎样的秘密

截止2021年年底,中国共有56处世界文化遗产。在这些众多的文化遗产中,有一处极其特殊而神秘,甚至因此而衍生出一门专门研究它的学科。它就是莫高窟。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很多人肯定都听说过,但未必去过

游甘肃世遗丨莫高窟 带您穿越千年

艺术宝库莫高窟、玉门关、悬泉置遗址,带您穿越千年时空,触摸历史脉搏。01莫高窟 带您穿越千年“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战略要点,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洞窟和石窟寺以彩塑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

数字化保存——让莫高窟“青春永驻”

作者:黄敬惟始建于公元366年的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文明艺术的宝库,也是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交流交融的重要见证。在漫漫黄沙中,这颗世界文明长河中的璀璨明珠,经受着风沙、湿度等多重考验。敦煌莫高窟官方虚拟形象“伽瑶”。游客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

余秋雨:莫高窟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01莫高窟对面,是三危山。《山海经》记,“舜逐三苗于三危”。可见它是华夏文明的早期屏障,早得与神话分不清界线。那场战斗怎

带你了解“世界艺术画廊”敦煌莫高窟

策划:王坎 杨丽娟 强郁文 马晨雨设计:王宇峰(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敦煌莫高窟:充满魔力的佛教艺术宝库

7月10号,敦煌通高铁了,从兰州到敦煌8小时即可到达。这不啻为先进科技与经典文化的触摸、国之重器与文化圣殿的美好邂逅。虽然此时的敦煌早晚温差能差十多摄氏度,但6、7月份仍是敦煌旅游的最佳时间。高铁开入敦煌,莫高窟的神秘尊容好像更加容易面向公

唐宋时期,莫高窟修建达到一个高潮,为何会形成这种高潮现象?

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有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文化。然唐宋时期莫高窟修建达到一个高潮,这个高潮是如何形成的呢?笔者认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今日青岛洗衣机品牌大全网崆峒山旅游攻略台湾岛旅游网雀巢咖啡品鉴网挖呀挖儿歌网徽州大峡谷漂流网水族养鱼器材网宜宾新闻资讯网昆仑山游玩攻略茂名新闻爆料网葡萄品种网万国手表收藏巴马香猪养殖恒太照明股票
甘肃旅游网是甘肃省旅游资讯网站,提供甘肃省内文旅资讯 ,甘肃旅游必去十大景点、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嘉峪关关城、张掖丹霞地质公园、青海甘肃宁夏大环线旅游攻略、旅游景点信息、甘肃青海大环线10日游攻略、青海大环线旅游攻略、甘肃旅游攻略自由行线路攻略等。
甘肃旅游网 22939.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