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6 22:12:14 | 浏览:513
10月20日,
敦煌莫高窟将推出“飞天”专题游览线路,
为游客提供虚拟现实+亲身体验的全新感受,
游客可以在虚实融合的特殊场景中,
与飘逸灵动的飞天、栩栩如生的九色鹿、
沉浸式全景洞窟、若隐若现的大佛
等经典形象合影留念。
值得注意的是,
游客须提前一周在莫高窟参观预约网预约。
↑↑↑扫码查看详情
记者从敦煌研究院获悉,敦煌莫高窟将于10月20日推出“飞天”专题游览线路,为游客提供虚拟现实+亲身体验的全新感受,游客可提前一周在莫高窟参观预约网预约。在参观过程中,游客可以在虚实融合的特殊场景中,与飘逸灵动的飞天、栩栩如生的九色鹿、沉浸式全景洞窟、若隐若现的大佛等经典形象合影留念。这种贴近现实、延展性更强的传播交互方式,将让敦煌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将会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体验和喜欢。
飘逸灵动的飞天
栩栩如生的九色鹿
若隐若现的大佛
按照“飞天”专题游线路设计,游客在欣赏《千年莫高》主题电影、《梦幻佛宫》球幕电影之后,在洞窟参观区,围绕飞天主题,欣赏8个实体洞窟的同时,借助手持终端体验3个洞窟的虚拟飞天场景、2个虚拟全景洞窟、9身不同朝代的飞天集锦以及2部有关文物保护和文物数字化的影片。
虚拟飞天场景
虚拟全景洞窟
不同朝代的飞天集锦
新推出的“飞天”专题游,通过实体洞窟与虚拟体验有机穿插的展示方式,以壁画中“飞天”在不同朝代的演变历程为主线,辅以精细化的专业讲解服务,旨在为游客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以体系化的内容让游客更好地领略莫高窟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莫高窟新增飞天”专题游览线路
据了解,“飞天”专题游一方面是基于“数字敦煌”的海量数字资源,结合华为河图的厘米级空间定位、虚实融合的技术,在莫高窟创造了一个虚拟孪生世界,实现了窟内文物窟外看的又一次新的尝试;另一方面是基于敦煌学研究的丰硕成果,实现了敦煌壁画中飞天艺术的广泛传播。这是敦煌研究院在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中的又一次创新,也是敦煌石窟当代文化价值传播途径和展示方式的最新探索。
澎湃新闻记者 陆林汉 综合报道8月29日,“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对外开放。澎湃新闻了解到,展览从“经典敦煌艺术”“藏经洞专题”“1940年以来的敦煌艺术手法与精神”三大主题出发,展出复制洞窟8座,文物、临本、现当
11月28日,丝路名城甘肃敦煌迎来降雪天气,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银装素裹。 王嘉奇 摄图为银装素裹的莫高窟。 王嘉奇 摄 图为莫高窟雪景。 王嘉奇 摄 莫高窟周围一片白色。 王嘉奇 摄 图为莫高窟雪后景色。 王嘉奇 摄 图为莫高窟雪后景色。
编者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8月13日给安徽黄山风景区工作人员李培生、胡晓春回信,对他们继续发挥“中国好人”榜样作用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在回信中说,你们长年在山崖间清洁环境,日复一日呵护着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
截止2021年年底,中国共有56处世界文化遗产。在这些众多的文化遗产中,有一处极其特殊而神秘,甚至因此而衍生出一门专门研究它的学科。它就是莫高窟。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很多人肯定都听说过,但未必去过
艺术宝库莫高窟、玉门关、悬泉置遗址,带您穿越千年时空,触摸历史脉搏。01莫高窟 带您穿越千年“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战略要点,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洞窟和石窟寺以彩塑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
作者:黄敬惟始建于公元366年的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文明艺术的宝库,也是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交流交融的重要见证。在漫漫黄沙中,这颗世界文明长河中的璀璨明珠,经受着风沙、湿度等多重考验。敦煌莫高窟官方虚拟形象“伽瑶”。游客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01莫高窟对面,是三危山。《山海经》记,“舜逐三苗于三危”。可见它是华夏文明的早期屏障,早得与神话分不清界线。那场战斗怎
策划:王坎 杨丽娟 强郁文 马晨雨设计:王宇峰(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7月10号,敦煌通高铁了,从兰州到敦煌8小时即可到达。这不啻为先进科技与经典文化的触摸、国之重器与文化圣殿的美好邂逅。虽然此时的敦煌早晚温差能差十多摄氏度,但6、7月份仍是敦煌旅游的最佳时间。高铁开入敦煌,莫高窟的神秘尊容好像更加容易面向公
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有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文化。然唐宋时期莫高窟修建达到一个高潮,这个高潮是如何形成的呢?笔者认